《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5日 第 13 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期观察版围绕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进行阐述。
——编 者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陈 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丰富和续写了这部史诗的精彩华章,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小康”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一些“治世”“盛世”,但与漫长的古代史比起来毕竟稀少且短暂,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基本面仍是民生多艰。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小康”愿望只能存在于人民的梦想之中。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历经几代人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才终成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12年到2021年,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党坚持精准扶贫,确立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标,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们如期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味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已经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推进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道路,也是前进方向;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令人鼓舞的奋斗目标;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比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还要多的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发展任务之重、协调难度之大、潜在优势之强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资本为中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是少数人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新时代10年,我们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的就是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追求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互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并举,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10年,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战略上越来越成熟,实践上越来越丰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也势必走得稳、走得好。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部署,擘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既观照历史又指向未来,具有厚重的民族历史感和明确的时代方向感。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经过新时代10年的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科学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正信心百倍地书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观察者说)
段 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中国之制”保障“中国之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将“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描绘和部署中国之治“制度图谱”,覆盖13个方面的制度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新时代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拓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各方面先后出台2000多个改革方案,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实现了“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织就了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同时,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得到拓展。经济发展的韧性明显增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载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新时代10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一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新时代10年,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立破并举、激浊扬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广泛凝聚起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的磅礴伟力;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推动革命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不断焕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当前,中国人民正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迈向伟大复兴。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谢 慧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推进和拓展。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也是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弊端,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鲜明的时代内涵,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出发,顺应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关键是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认清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扭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不动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聚焦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历史启示我们,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为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