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在高职人才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深度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强校”、“科研立校”的理念已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共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科研社会服务经费的多少是一所学校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标志,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也能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改造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普遍逐年增加,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更是翻倍增加。高职发展智库对全国1366所高职院校报送的《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统计,整理出2017年度科研社会服务经费(以下简称科研经费)前200名的高职院校,供大家参考。
从2017年科研经费的统计结果来看,共有122所高职院校年度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其中1所院校过亿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年度科研经费高达12901万元,排名继续保持第一。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9186万元位居第二,相比去年大幅增加6970万元,排名也从去年的第28位上升到第2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8965万元位居第3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8186万元位居第4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都进入了全国前十。
总体来看,科研经费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前10名中有8所为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不过不少省级示范院校和非示范类院校在科研经费上也表现不俗,包括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等。
从学校类型来看,工科类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明显大幅高出文科类高职院校,更有部分偏文科的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年度科研经费未破百万,可见工科和文科的差异之大了。从全国范围看,同类院校中,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相比于中西部地区的院校,总体科研经费上要充足很多,,排名前十的院校中,东部占7所,其中江苏占5所。
以下是2017年度科研社会服务经费前200名院校详细名单:
科研社会服务经费包含三个指标来源,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指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已到账的经费。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或合作的社会部门。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指通过承担政府部门常设的计划项目等已到账的科研项目经费。经费来自政府。
“技术交易到款额”指政府或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购买院校的专利、技术转让、委托技术研发、技术成果等已到账的费用。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前100名“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是反映校企合作成果的关键性指标。从统计数据来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8438万元位居第1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7753万元位居第2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6308万元位居第3位。排名前十的院校中,有5所院校属于交通类院校。具体名单如下: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是指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从统计数据来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5173万元位居第1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4399万元位居第2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以6308万元位居第3位。具体名单如下:
“技术交易到款额”指政府或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购买院校的专利、技术转让、委托技术研发、技术成果等已到账的费用。在专利方面,各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部分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专利管理、奖励、推广机制,在技术交易方面优势明显。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5224万元位居第1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4048万元位居第2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以3467万元位居第3位。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有814所高职院校“技术交易到款额”为0,占比达70%。具体名单如下:
数据来源:各高职院校《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数据分析:高职发展智库
声明:本文为高职发展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2016年度科研社会服务经费:1所破亿!(附名单)
高职发展智库是绎达股份(股票代码:872494)重点打造的高端智慧**,旨在集中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智慧之大成,以跨界思维,创变高职深改。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 >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