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湖南高考作文:引导考生关注民生与国家
欧阳荐枫(湖南师大附中教师)
与以往作文题更关注个体的生命意义、成长经历、情感体验、生活感悟有不同的是,今年高考作文题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周边与文化,群体与现象,民族与国家;有明显的由内到外,化小为大的倾向,提醒考生要从大处着眼,更加注重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与国家。
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材料提供12大关键词,涉及到经济、文化、民生、国政等多个领域,既体现传统,像京剧、长城等,又面向现代文明,像高铁、移动支付等;既有积极的正面引导,像美丽乡村、一带一路等,又不回避缺点和不足,像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既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点,像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等,又有对未来的构想,像美丽乡村、一带一路等。其中一带一路甚至还在治国大政方针上有一定涉及。这说明今年的作文考察了考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
作文题目强调对所选词语在写作中要“形成有机的关联”,强调了对考生应变能力和融会贯通等能力,以及整体写作能力的重视。同时,题目给考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构思立意空间,体现了教育在尊重传统前提下不断改革创新,突破旧思维的意识。
但相对而言,今年的题目更适合城市考生,乡村学生,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考生对材料中所列出的12个词语感受不会太深。像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长城等可能只在教科书和电视中见过,高铁、移动支付、京剧、共享单车则会相对陌生,甚至不知所云,至于中华美食、美丽乡村等对于那些在停留在温饱层面,视野狭窄的乡村学生来说,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诗意。从这个层面上讲,2017年高考作文题对农村学生,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学生来说,不太公平。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认识中国的文章,很可能会导致不少学生写文章会往外交辞令上靠。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太利于学生反弹琵琶,要把文章写的深刻就很难。(采写: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名师点评湖南高考作文:以国际视野彰显家国情怀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9034.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