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维舟 维舟
1
阅读的意义
Q.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阅读究竟能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吗?
我是个高中生,喜欢读小说和诗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确感受到了些乐趣,但是那些乐趣就在阅读结束那一瞬间便闪逝了,他们好像并不能给我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唯有在阅读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阅读”。
人们都说看书是好事,然而我却没有太多这样的感觉,我只是在阅读那一刻获得快乐和智慧,其余时间,我所读过的书都难以对我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虽然这样问不免还有些功利的嫌疑,但是尊敬的嘉宾朋友们,请你告诉我:我们现代人(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人)阅读纸质书究竟还有什么用呢?
诚恳提问并且希望得到回答的
读者竹川
A:“在阅读那一刻获得快乐和智慧”,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阅读的意义了,但你想要的显然不仅如此,因为你再三问起的,其实是阅读能给自己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换言之,你困惑的是一个中国人在意的老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这么说吧:阅读类似于进食,但你不会吃每样东西之前都问:“这有什么营养?吃了对我身体有什么好处?”确实,你可能只有在吃的那一瞬间才感到食物带来的快乐,但是你管它呢,好吃就行了,难道这还不够吗?你吃进去的东西并不是拿来兑现什么的,而是潜在地影响你的身体和健康。阅读也一样,它可以带来丰富生命体验,沉浸在其中,而不必有什么用处,但这最终可能重塑你人生的密度和深度。
当然,你可能仍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是体会不到什么阅读的乐趣”,那要么是你的方法不对,要么你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爱阅读——如果你能从钓鱼中找到意义并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那去钓鱼好了,本来就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喜欢阅读。归根结底,问题不在阅读本身(你不能期望它提供本来就没有的东西),而在于你的自我认知。
2
读书能缓解虚无吗?
Q:对生活觉得虚无,没有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读更多的书缓解吗?
A:不一定。如果想要缓解这种虚无的状态的话,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可以去跑步,也可以去打球,因为这种虚无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无意义感。弗兰克说过,现代人的痛苦就是这种生活的无意义感。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书来理解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虚无感。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是你要想清楚,读书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能够让你获得那种意义感吗?如果可以从中获得意义感,你打算怎么获得呢?你觉得你从中能够创造一些什么东西呢?所以,这其实是一种不间断的日常实践。
3
阅读与真正体验的差距有多大?
Q:阅读与真正体验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阅读能拓宽的边界是不是有限,会不会让人产生脱离事实的偏见?
A: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可能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好像大家都觉得行比知要更重要,所以总是担心知会不会脱离实践,考虑怎样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来,因为人们相信,如果没有跟行动结合,可能也无法很好地去理解这种知识。
其实,我是没有所谓脱离实践这种忧虑的。因为这个取决于你关怀的是什么,如果你的问题关怀始终是围绕现实展开的,不是像经院哲学那种繁琐辩论的话,那是不会真正脱离事实的。如果脱离了事实,说明你的路走得有点远了,或者说甚至是走错了。
我所说的拓宽边界,是指一种打开自己视野来探索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这是在一个不断积累当中发生的,从理论上来讲它是无限的。因为我们的一生太短暂了,而地球上不同的文化都是无限的,你穷尽一生也看不完。所以,这种探索是无限的,你不应该去担心有限的问题。你应该担心的是怎样去探索自我。
4
只喜欢一类书,有问题吗?
Q:如今,有一类人只喜欢一类书,或者是喜欢一类书中的一类作者,拘泥于同一种风格,同一种思想,达不到拓展边界,达不到思想的发散性,但又苦恼读不进其他的书。维舟老师可以给这一类人一些建议吗?
A:这是一个专与博的问题,很多人觉得专深会对某一个领域有更好的理解,这是某种偏好,是一种风格的偏好。所以,它好像还不是拓展边界的问题,倒有可能跟个人的性情有关。
自学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之为“循性为学”,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你就会遵循这种性格去发展或者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有一种方式,称之为“矫性为学”,就是你知道自己在性情上有某些地方是有所欠缺的,就有意识地去改正它。比如说,我自己兴趣驳杂,但后来到30岁左右,我突然意识到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很容易泛滥无归,可别读了一大堆东西,却对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深入的了解,所谓“样样精通、样样稀松”,这时候就会下决心尽量避免。
所以,如果说你已经意识到这了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顺藤摸瓜,触类旁通,去看同一个领域其他人对这个人或者这种现象的一些评价或者各种不同的观点。当你苦恼读不进书的时候,就要去想,这是为什么?你要想想,这种风格,或者说这一类东西,自己有没有意识到它的某些问题,或者说有一天会不会厌倦它,有没有想过其他人是怎么评价这种风格或者评价这一类作者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逐渐意识到,原来不同风格或者不同东西都是各有其美的,他们彼此之间会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这种扩展的背景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一些东西。通过与外部不同事物的对比,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个体的特质,包括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如此。
5
怎样才算拓展了边界?
Q:对新知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拓展了边界呢?
A:有时候回头想想五年前你写过的文章或者说过的话,你可能就会意识到,现在已经无法理解当时自己为什么写这些东西,当时自己说的某些话其实是不严密的,或者某些论断是过于草率的,甚至根本就是错的,但你当时却是非常自信的。
所以,我觉得对这个新知的了解,不是一个量的级别,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知。也就是说,这种认知应该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能够不断反思自我。你要去想这个判断对吗,为什么这样是对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反思越是彻底,就能让自己的边界拓展得越开阔一些。
6
阅读要有计划吗?
Q:阅读究竟是随性而为,还是必须制定计划?例如,现在不论是针对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官方非官方的推荐书单,我们究竟是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看书,还是为了扩宽知识的边界看别人指定的阅读书单?
A:说实话,我对现在很多书单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很多书单只是告诉你他们自己在看什么书,或者说最新上市的有什么书。这个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意义并不大,相当于一个随机选择的榜单而已。
最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在读什么书”,而是要知道自己怎么选书,怎么去组织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对这个是没有自己见解的,因为我以前在澎湃上开过一个读书问答的栏目,结果好多人变着法子地想让我开书单——比如问我:“假如去一个孤岛,你会看一本什么书?”就是他们好像很想知道你在读什么书,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应该读什么书。倒不一定非得要制定一个严密的计划,因为就算制定了计划,很多人可能也执行不下去。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围绕某一个问题来选择所要读的书。
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不断围绕一个问题的解决来动态地往前推进。说实话,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像我早先在大学里读一些人类学的著作,一度读得非常吃力,很多书都是硬着头皮才啃下来的。因为那时我根本没有入门,所以才那么累,但读得多了,就越读越快了,因为你已经熟悉了那些论著。
当然,你可能会问,当时读不下去时,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你为什么还能够读下去?答案是,因为我当时对一些问题很感兴趣,当我发现光看历史书无法解答的时候,我又去找了社会学的书来看,看了社会学的书又顺藤摸瓜看了人类学的书。只要你解决问题的这种内在动力不枯竭,就能继续下去。
7
如何离开阅读舒适区?
Q:作为普通读者,如何通过阅读来拓宽边界,离开阅读舒适区,读不下去或者阅读体验差的严肃作品要不要坚持读下去?写书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普通人拓宽边界吗?
A:如果一本书只是孤立地去看的时候,有时候是完全看不明白的。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不是逼自己读下去,而在于要在一个知识的网络当中去理解它。不然,可能就是你辛辛苦苦读完了,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过一段时间很快就忘记了。像我们中学背的一些东西,如果死记硬背,背完了以后,考试一结束,很快就丢到九霄云外了。
关键是,你在读的过程当中如何不断地去理解,然后去认识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你要去理解它。如果你不理解,你读了也是白读。当然,如果你写了书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可以帮助你理解的。
我和一些朋友讲过,哪怕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看懂这本书了,但是当你开始写书评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根本就没看懂。因为你写不出来什么。看完书以后,让你简单讲一讲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它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有什么地方需要再补充……当你写出来的时候,就说明你真的懂了。
8
怎也能够和父母共读?
Q:想找一些能和父母一起读的书。我是80后,父母是50后。因为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对他们缺少陪伴,心理常常有些愧疚。他们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年轻时日子辛苦平凡,退休后生活普通平淡,经常看手机刷视频打发时间。我很希望在精神层面能和父母有更多理解和交流,想跟他们一起读书,但不知道从什么书开始比较合适,直接问他们,他们会觉得麻烦,还有些抗拒。我想听听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A: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觉得非常棘手。你想要在精神层面上和父母有所交流,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如果你想跟他们一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这个就很困难。
为什么说困难呢?因为这里真正的难点倒不在于读哪本书,而在于你父母有没有发自内心深处有这样的需求。很多50后的父母已经将近年近七旬了,可能他们觉得老了以后打打麻将就行了,并没有自发地产生读书的冲动。所以,这个才是最难解决的。你怎么样让一个并没有兴趣想要看书的人产生这样一个精神生活的需求。如果他原来就没有这个习惯的话,那就更难了。
我记得乔治·斯坦纳讲过一个例子,他说自己老了以后还想多学一门语言。他还讲到一个前辈学者,虽然已经掌握了十几门语言,但到了临终前,他都还在说非常遗憾,他说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学学匈牙利语,因为匈牙利语是欧洲语言当中最难的语言之一。他认为,多学一门语言,也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但是在我们国内,尤其是老人,他们往往没有这样的需求,很多老人就满足于自己所熟悉的这个世界,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好奇心,也没有去了解的热情,也没有想要多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
所以,如果说你真的要去跟父母加深这方面精神层面的交流的话,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我有个判断,当然这不一定对,我隐约感觉到,在我们国内,女性到了老的时候,还有某种好奇心,她们很想穿得美一点,想多了解一下怎么养花,怎么出国去看看,等等。有了这种好奇心,你就有了某一个切入点,大家一起去聊聊,一起来去探究。但是你可能也会发现,很多男性对这个东西是缺乏好奇心,很多男性到老的时候就往往固守自己所熟悉的那个世界。这是最麻烦的。
所谓拓宽边界的问题,不只是说好像读书就能做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和人的性格、对精神生活的欲求是有关的。这个不是说父母到老的时候才变成这样,可能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多保持一点对外界、对于其他各种生活可能性、对于各种异文化的好奇心,可能就会给我们这一代带来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