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近4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在新时代的期许下,要重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两个问题。
如何破解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
我们对说明书的阅读并不陌生,买一台小电器都会有一个说明书,通常包括产品功能、关键部件介绍、操作流程、常见故障排除、维修点的联系电话及售后服务等。我们的教学可以按照说明书阅读的方式来进行,很多老师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以“认识速度”为例,与说明书做个对应(见表1)。
成年人拿到产品说明书时,会自己边阅读边操作,直至熟识。如果是孩子呢?因为孩子识字不多,无法完成说明书的阅读。于是,成人便会边说边操作,也即示范一下,然后让孩子试着做一遍,成人在边上看着。如果操作不对,成人会再来一遍。最后孩子熟练了,便算教好了。这个成人代为阅读的说明书,与我们的教学对应起来,是这样的(见表2)。
通过这样比较,大家是否认可我们的教学与阅读说明书类似?
我在学校里跟老师说这个问题时,老师把“这样不行吗?”这种语气写在脸上,让我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一直以来从事的教学是持捍卫态度的。这才是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
首先,说明书阅读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一种记忆行为,要记住操作流程,操作流程熟练到自动化的时候,便是一种肢体记忆。操作流程的熟练以无差错操作为目标。因此,说明书式的知识阅读,将知识行为烙上了记忆的特征。但记忆总与遗忘连在一起。如果一个电器不是日常用品,又不能忘了操作流程,唯一的办法便是不断拿出来重新操作一番,谓之复习。电器越多,重复越多,大约这便是作业负担的来由了。
其次,因为知识来自说明书式的阅读,知识成了孩子外在的一个对象。如同任何一款产品一样,是外在于孩子而存在的。有时候可以理解为是“摆设”,这样的结果便是孩子是孩子,知识是知识。在我们的文化里普遍认可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是读书不能外在于孩子而独立,读书要入于孩子的“腹”中。入于腹中的结果是成为一种“气”而显其华采,这说明诗书只有入于腹中才能让孩子显出人的成长。如果知识的学习只是知识量的摆设而非人的成长,那么知识的意义便黯然失色,而学习的结果则是孩子不会学习,不会思考。
教学不应是知识说明书的阅读,那该是怎样的呢?有兴趣的老师可以阅读一下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关于教学是两次倒转的论述,我在这里还是以小学生“认识速度”为例来说明如何破解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方式。
环节一:知识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我们姑且可以把它叫作“活明白”。
材料一:狗跑50米用了12秒
猫跑50米用了15秒
谁跑得快?
材料二:狗3秒钟跑了15米。
猫3秒钟跑了12米。
谁跑得快?
这两份材料,孩子都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因为,时间相同、距离远的比较快;距离相同、时间短的比较快。
这是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明白的,不用老师教。老师的作用在于用一份材料将他们的这种明白唤醒。
环节二:知道把最方便比较快慢的这个量叫速度,这是孩子自己“想明白”的。
材料一:狗3秒钟跑了15米。
猫2秒钟跑了12米。
谁跑得快?
材料二:乌龟爬2米用了10秒。
壁虎爬3米用了9秒。
谁爬得快?
这两份材料呈现后,孩子便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意识到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相同比时间这个结论,努力把时间和距离都不相同的状态变成时间相同或距离相同,这种“变相同”背后的推手便是孩子自己的思维。老师要做的是不断把孩子这些片段化的思维冲动加以激发并连接,通过连接使自然发生的短思考变成长思考。
材料一变带来不同的结果。
变化一:狗6秒钟跑了30米。
猫6秒钟跑了36米。
变化二:狗1秒钟跑了5米。
猫1秒钟跑了6米。
……
材料二也会带来不同的变化结果。
变化一:乌龟爬6米用了30秒。
壁虎爬6米用了18秒。
变化二:乌龟爬1米用了5秒。
壁虎爬1米用了3秒。
……
在这个不断想出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思考的乐趣,然后再组织孩子进行优化比较。
哪一种变化最方便比较?孩子们普遍认为最方便比较的是以下两组材料:
变化二:狗1秒钟跑了5米。
猫1秒钟跑了6米。
变化二:乌龟爬1米用了5秒。
壁虎爬1米用了3秒。
这组比较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都变成一个时间单位的长度和一个长度单位的时间。
结论:我们把这个最方便比较的量称为“速度”。
速度是什么?速度是瓜熟蒂落后的一次命名而已。
环节三:知道知识是一种社会规则,才可以说孩子“学明白”了。
孩子在被唤醒“活明白”、经历“想明白”的过程中,基本上因为老师的组织,沉浸在自身的关于比快慢这一问题的思考中,好像与教材并没有发生关联,这是与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划清界限的关键。
在孩子思考的过程中,“速度”有两个模样,即单位时间的长度与单位长度的时间,但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速度只有一个模样,即单位时间的长度。从两个模样的认识到一个模样的定义,这便是孩子从想明白到学明白所经历的。因为两个模样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一个模样便于比较,这便是数学知识所具有的规则属性。
学明白之一:定义规则
材料:摩托车的速度与汽车的速度。
讨论:读懂摩托车与汽车的快慢。
结论:摩托车与汽车都按单位时间的千米数来比较。
学明白之二:关系规则
如何得到单位时间的路程呢?
路程÷时间=速度
学明白之三:单位规则
单位时间的长度简写为km/h。
当孩子完成“学明白”的过程之后,关于“认识速度”这一内容的学习便完整了。从“活明白”出发,经过“想明白”,最后完成“学明白”。这个过程,知识不再是独立于孩子的外在存在,而是由孩子内心深处的经验生长而来,生长而来的好处很多,还可以对抗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所带来的问题。
然而老师为什么会选择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方式呢,或许有老师自身能力上的问题,因为这么做更容易,更容易形成模式化的流程。而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固有经验相联系,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每堂课都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工作。看来,这更多是老师自己的一种选择。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上多下一些功夫,督促教师走出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寻找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呢?不幸的是,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多数情况下也在鼓励他们选择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如何评价教师更科学合理
我担任小学校长已经22年,在大学里学习学校管理学的时候都知道,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的源头。泰勒当时提出的管理理论是基于对产业工人的研究而提出的。当时的产业工人更确切地说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这些工人的动作可以被分解为若干必不可少的动作,研究者研究每个动作的时间,去除不必要的动作,期待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有了量化管理的雏形,有了各种量化办法。从这个思路过来,对教师的管理就有了量化管理的充分理由。于是,学校都会苦心孤诣地制定一个量化管理办法,将教师的工作最后呈现为一个量化后的分数。这样是否科学呢?
教师面对的是家庭背景不同、个性各异的孩子,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量化的。如果用量化办法去衡量,把教师工作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为某些要点,接着给每个要点赋予分值,然后用这个方案考核教师,最可能的结果是:我只做有分值的活儿,不做没分值的活儿,这是严重背离教书育人工作特性的。这也可以回答前面一个问题,以获得更高的量化分数为工作目的,老师当然会选择更简单化的工作方式,如果有知识说明书阅读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我可以得到同样的分数甚至更高的分数,我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地再去探索更复杂的教学方式呢?有管理经历的人都知道,那些更复杂、更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无法在量化管理中体现的。
那么,适合教师岗位的考核方式是什么呢?
因为老师的很多工作都是无法分解、量化的,因此我们就要充分尊重老师的能动性。教师管理与教师考核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让老师有动力修养自己的德行,另一个是让老师有能力改善自己的方法,成为一个有办法的人。我们需要引导老师成长为德行高又往往比较有办法的人。
底线管理就是在充分尊重个人底线的前提下,设立学校公认的底线,用底线保障学校的基本面貌,规定老师教书育人过程的边界。同时,也用底线管理解放绑在老师身上的条条框框。在底线之上,每位老师享有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自由。
底线管理中的底线考核,意味着老师只要不触及底线,所有奖金都是一样的。这样,老师关于钱的关注度就下降了。那么,钱的关注度下降后,会不会降低工作积极性呢?当钱的关注度下降之后,我们还要引导老师去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经验分享会、校园故事会、“我有好办法”成果展示会等形式,将老师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孩子的成长上,去体会孩子成长带来的惊喜、愉悦、辛劳。而这份因为孩子成长带来的惊喜愉悦,便是老师工作与产业工人的最大区别。
离开了量化的考核,在孩子成长这一领域,老师之间是不排斥的。哪个班的孩子优秀都不会妨碍另一个班的孩子优秀。共生的优秀使老师的德行也在不断提高和改善。
(俞正强 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3-4期,原题为《影响孩子成长质量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