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一节,著名内镜专家薛润国教授接诊了一例15岁的男孩子。
只有15岁,是一名在校的初二学生。
主诉以“干呕,腹痛以及黑便两天”,来诊,薛教授建议胃镜检查。
结果发现孩子的全胃,几乎都像褪毛的鸡皮一样。
这个孩子平常饮食不规律,还爱吃辛辣刺激的麻辣烫、火锅、辣条等,
长期熬夜,玩手机,打游戏,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也不上学,整天胡天黑地地玩。
孩子偏瘦,平素大便不成形,大便潜血阳性,幽门螺杆菌++++,四个加号。
薛教授说,这孩子是因为长期生活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鸡皮样胃炎”,
这种胃炎,常见于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女性,如不及时治疗,就是“胃癌的温床”。
今年26岁的小李,刚刚结婚,正打算备孕。
不久前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她却查出了幽门螺杆菌阳性,医生建议她暂缓备孕,再做个胃镜,如果没问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说要孩子。
于是,小李在前几天在我们内镜中心做了无痛胃镜。
胃镜下可见:一大片密密麻麻、大小不均的凸起小颗粒,分布在整个胃壁表面,恰似拔毛后的鸡皮一般!
胃镜诊断:鸡皮样胃炎伴胆汁反流。
小李拿到报告后,很疑惑:“我平时都很注意饮食,怎么会患这么严重的胃炎呢?”看到自己的胃镜检查报告,被吓懵了。
立即在网上查了一下,更是吓了一跳:有一种叫做“印戒细胞癌”的,胃也呈鸡皮样改变,难道是也得了胃癌了吗?
于是吓得花容失色,夜不成寐。。。。。
那么,什么是鸡皮样胃炎?它真的会癌变吗?
鸡皮样改变,我们要首先说说幽门螺杆菌。
内镜下表现为鸡皮样胃炎的,几乎100%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它是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生存能力超强,它仅仅粘附在胃粘膜的间隙里,破坏胃粘膜的粘液屏障,这层屏障,就好比我们的屋顶,平时是不漏雨的,
被它破坏后,胃里大量的高浓度胃酸,就会直接侵蚀胃壁,进而发生炎症、糜烂、溃疡等,甚至诱发胃癌。
这就是“屋漏学说”。
很多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在胃镜下也只是表现为轻度的炎性反应;
如果不加以及时根除治疗,长此以往,这种炎症就会逐渐加剧,
其中一部分会表现为“鸡皮样改变”,就是胃粘膜不再平滑,凸凹不平,长出许多小小的凸起,就像刚退掉毛的鸡皮。
这种情况,就叫做鸡皮样胃炎、鸟肌样胃炎、或结节状胃炎。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第一个病例那样,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熬夜、三餐不定时、不定量等。
主要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上腹部不适等;但也有很多人并没有明显症状。
在内镜下的表现为:以胃窦为中心,弥漫性、均匀分布的,大小为0.5cm左右的小结节状隆起,呈白色,表面光滑,无充血糜烂;病理检查以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的增生为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鸡皮样胃炎易发生未分化癌的风险!
这是由于胃癌的生成是胃黏膜在长期慢性炎症反应中逐步质变的结果。
但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很年轻的人突然被发现患了胃癌,比如歌手吾恩。
我们去年发的一篇文章,是一个25岁的女孩,她的 胃镜下表现也是结节状改变,
因为没有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没有及时胃镜检查,
最终诊断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
这些年轻人的胃癌,大多是弥漫型胃癌,进展都非常迅速。
前天的写的关于45岁的抖音主播的情况,从发现到去世仅仅40几天。
这种类型的胃癌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恶性程度非常高,患病后预后很差。
2003年-2004年期间,有多名学者研究发现,鸡皮样胃炎与这种年轻人胃癌具有密切联系!
著名内镜专家于光教授曾说:一旦胃镜下发现结节样改变,一定要想到未分化癌的可能!
但这并不是说一旦发生了鸡皮样改变,就会变成胃癌,而是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知道了鸡皮样胃炎的主要诱因有两条: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二是不良生活习惯。
及时把这两个病因祛除,一般就不会有大的风险了。
那么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会怎样呢?
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后,1-2年,鸡皮样改变就会自动减轻或消失,恢复原状;
据报道,最快的,除菌后三个月就消退了;
那怎么根除呢?
建议你到消化内科,找专业的消化内科医生给你开”四联药物“(就是——两种抗生素+一种拉唑类+一种铋剂),每天两次口服,疗程14天,约有90%的人都能根除成功。
停药1月后,做个呼气试验复查,如果成功了,那就记得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和呼气试验;
万一失败,也不要紧,停三到六个月后,再次更换抗生素组合杀菌。
最后,再重复2点:
1、因为鸡皮样胃炎和低分化胃癌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2、不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作息习惯,一定要设法纠正!
随着消化道肿瘤越来越年轻化,生活一定要有节律,不要熬夜,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不要仗着年轻就挥霍自己的身体。
胃病无论大小都必须要重视,千万不要以“十人九胃”“挺挺就过去了”来敷衍自己,往往越是凶恶的角色,前期却伪装成毫不起眼的小病!
文章来源:老杜说健康
供稿:李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