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世间,浮浮沉沉,吉凶难料。
有些人一出生就有富贵的家境、精干的父母、姣好的容貌,他们无忧于温饱,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不用为生活发愁。
而另一些人,从出生开始,生活里就充斥了种种苦难,他们必须格外努力,却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意思是说, 不懂得命运有穷通的人,不能称之为君子。
所以 与其慨叹命运的不公,不如知命,然后改命,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今天,给大家推荐两本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各界人士推崇的“励志奇书”,这两本书被无数人奉为家训,世代流传。
01
《了凡四训》
曾国藩读完此书
将其列为子侄必读人生智慧之书
晚清以来,在民间有“一书一训”的传说, 一书即为《曾国藩家书》,一训即为《了凡四训》。
曾国藩本人对此书最为推崇,在《了凡四训》原文中有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曾国藩读完此书,改其号为“涤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稻盛和夫读完此书,在他的著作《活法》中写道:“我邂逅了中国400年前袁了凡的《了凡四训》,立即得到了顿悟,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记录其一生改造命运的秘诀与精华所得。
他把自己改命的经历写出来给儿子做家训,以此来告诫他儿子, 不要被“命”束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心想事成,改造命运的指南
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宝典
袁了凡的原名叫袁黄,在年少的时候,易学大师孔先生算他只能活到53岁,且一生膝下无子,仕途也并不顺利。
他刚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但随即孔先生算定的事件一一应验,让他觉得心灰意冷,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后来经过云谷禅师的指点幡然醒悟,改名“了凡”,意思是从凡夫得到了脱,从而得大自在。
从此他断恶修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无论是仕途还是家庭,都变得顺利美满,直至七十多岁寿终正寝。
了凡先生一生亲历、亲见、亲闻
集“儒、释、道”三家学说一体
在去世前,他撰写了自己“亲历、亲见、亲闻”, 集“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一体的《了凡四训》。
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为: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第一章,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被命运束缚。
本章记述了袁了凡最初对算命的深信不疑,与了解了命运的原理,决定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
袁了凡在本章写道: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第二章,改过之法:
要改命运,先改自身,犯了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错在哪里,这样才能保证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袁了凡在本章写道: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一是羞耻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
·第三章,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本章中,袁了凡教会我们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伪善。
袁了凡在本章写道:乃知人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
·第四章,谦德之效:
人在拥有了名声、地位、财富,或积累了一些善业后,只有做到为人谦和,方能保住所积累的善果。
袁了凡在本章写道: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先生认为一个人只要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
市面上最严谨、难得之善本
广参各家所长,方便读者阅读
近几年,市面上出版的《了凡四训》不甚繁多,译注本、白话解释本均有。
大都依据“民初本”增减而成,译文虽然流畅,但此本中讹误不少,非常可惜。如标点符号不规范、章节划分错乱、原文文字随意增减、关键词句错译,等等。
这本《了凡四训》为李树明先生的《了凡四训正义》, 选取了净空法师宣讲的《了凡四训讲记》原文作为底本。
根据古制,对原文文字只字未改。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仅对原文作了章节段落划分和加注标点符号,并且表明了章节次第序号。
全书排版舒适,原文+注释+解读,细致晓畅,让人看后心生欢喜。
可以说,这个版本的《了凡四训》是最适合当代读者阅读收藏的版本。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02
《父子宰相家训》
六代翰林,父子双宰相
家族兴衰的秘密都源于此书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家训则是父母一生总结下来的谆谆教诲。
《父子宰相家训》分为两部分,张英的《聪明斋语》和张廷玉的《澄怀园语》。
此书自刊印以来,影响巨大,被奉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传诵不息。
你一定听过这个为后世称道的 “六尺巷”的故事:
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
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个故事曾被无数人效法,这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几乎成为了街头巷尾的口头禅。
曾国藩看完这本《父子宰相家训》曾叹其为“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他一生至少五次向子女推荐一定要读此书:
·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公《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
·张文端公《聪训斋语》兹付去二本,尔兄弟细心省览,不特于德业有益,实于养生有益。
·张文端家训一本,寄交纪渠侄省览。渠侄恭敬谦和,德性大进,朱金权亦盛赞之。将来后辈八人,每人各给一本。
·《聪训斋语》,余以为可祛病延年。尔兄弟与松生、慕徐常常体验否?
曾国藩如此三番四次和家族子弟推荐此书,说明了其重视程度。
就连康熙皇帝也曾赞叹张氏的家风,对张廷玉的弟弟说:“汝兄弟皆能如此,不愧家风矣。”
用毕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教子孙读书、立身、做人、交友
张英为名臣张廷玉之父,为人谦和豁达,生活淡泊名利,处世圆润得体。康熙皇帝曾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张英是一个做人做事极其有分寸的人,他在家训《聪训斋语》中开宗明义“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徳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读书者不贱:读书求学的人,不会沦于卑贱。
张英认为读书的目的,“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迟速也”,而在于养成道心。
张英说: “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其人徳性,亦必温和,行事决不顚倒”。
也如曾国藩所说: “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为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守田者不饥:勤劳耕种的人,不会挨饿。
古代是农耕社会,以种田为主,“守田”就相当于我们现如今的勤劳工作,才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曾国藩深受其影响,临终前告诫儿子们:“ 习劳则神钦”,意思是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
·积徳者不倾:行善积德的人,不会招致倾覆。
《易经》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就是说,修善积德,必然会有更多的吉庆来临。
·择交者不败:谨慎选择朋友的人,不会失败。
曾国藩曾语重心长地说: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我们人生的成功或失败都与朋友息息相关,正可谓是 “成也朋友,败也朋友”,所以交友不可不慎重。
在《聪训斋语》一书中,张英将这些人生道理,细细为后辈道来。
比如讲到吃饭,“食之八分饱,后饮六安茗茶一杯”;讲到“移树”,“移树之法,江南以惊蛰前后半月为宜”。
看过此书的人,都觉得深受其益,如果按此方法教子,定能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人生更加顺遂。
历经人生风雨后的深刻感悟
十数年的“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
张廷玉为张英之子,自小秉承家风、克己守礼,深受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器重。
张廷玉一生政绩显赫,为官有道,不堕家风,是清代唯一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他在教子方面颇有成就,有三个儿子都在他的教导下进入了朝廷内阁。
张廷玉见证了康、雍、乾三朝的许多重要政治事件,和很多人事的荣辱进退, 因而有不寻常的眼界和胸襟,论及历史典故、朝野轶事,颇具独到见解。
《澄怀园语》是他十数年的“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也是他历经人生风雨后的深刻感悟。
光绪年间藏书家葛元煦在重刻时指出,“读之而叹世德相承,后先媲美之,不可及也。文和(张廷玉)以宰相之子,生长华腴,乃能一秉庭训,百行修举,尤为古今来难能可贵。”
如此难能可贵的人生哲学书,读了之后,只觉得受益匪浅。如果能早点学习,人生不知道有多少艰难可以规避。
《澄怀园语》共分为四卷,其中包括张廷玉处理政事过程中的心得、生活中的感悟、阅读中的感想、自身经历的反思,等等。
深谙做人之道、做事之道、为官之道、交友之道,等等,将人生于世间的迷茫一一道破,使人读了此书后,内心豁达且坚定光明。
·做人之道:
人以不可行之事来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谢绝之,彼必怫然不乐。然早断其妄念,亦一大阴德也。若犹豫含糊,使彼妄生觊觎,或更以此得罪,此最造孽。
这句话讲明了如果有人求你办事,你应该怎样做才妥当。
·做事之道:
处顺境则退一步想,处逆境则进一步想,最是妙诀。余每当事务丛集、繁冗难耐时,辄自解日:“事有更繁于此者,此犹未足为繁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繁杂时,要积极地勉励自己。
·为官之道:
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尝记姚和修之言曰:“有钱用钱,无钱用命。”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为官要善于忍耐,不取不当得的钱财。
…
张氏一门为官清正,乐善好施,在当代就被当成典范来学习,一直延续至今。
他们家族子弟的显耀都得益于张英、张廷玉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与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
如果我们的人生能习得《了凡四训》与《父子宰相家训》二书,不仅可以做到知命改命,立己达人,亦能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此去,人生定是另外一番风景和境界。
知命改命 立己达人
▼
《了凡四训》
《父子宰相家训》
新人免费领取优惠券
可查询订单、售后咨询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3738.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