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湘军领袖,也是湖南老乡,两人在早期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曾国藩当初到长沙办团练时,左宗棠正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当幕友。左宗棠以师爷身份,给曾国藩帮了很多忙。后来,左宗棠因事得罪朝廷命官,导致朝廷要下令抓拍左宗棠,曾国藩托关系帮左宗棠解脱化解。左宗棠于是来到曾国藩大营,当曾国藩的幕僚。曾国藩向朝廷举荐左宗棠,于是皇帝下令左宗棠作为曾国藩的助手,一起办理湖南军务。之后,曾国藩去两江、浙江办理军务时,就将浙江的军务都让左宗棠来处理,让左宗棠从此独当一面。不久清政府在曾国藩的建议下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从此,举人出身的左宗棠正式步入大员系列。
应该说,左宗棠的一生事业,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提携。然而在曾国藩攻下南京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迅速恶化。
攻下南京城后,曾国藩派人给朝廷送去捷报。捷报里说:洪秀全是在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立幼主洪福。城破后,伪幼主在宫中举火自焚。等以后火熄,当挖出洪秀全的尸体,查到洪福填自焚的确切证据,再行上奏。南京一役,圆满成功。
但实际上,曾国荃在湘军攻破外城后即回营大睡,未进行严密布置,部队进南京城后上上下下忙着抢劫金银财宝,为此而放松了防守,让李秀成等人护送着幼天王冲出城墙。不久之后,李秀成就在城外被抓,供出幼天王已经远走。而且幼天王居然一路逃过湘军在南京城外的层层布防,千里奔逃到湖州,投奔了当时太平军余部中的堵王黄文金部。
左宗棠通过线人,得知了幼天王的踪迹。按常理,他应该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曾国藩,让曾国藩决定如何处置整个事情。但左宗棠没有这样做。在获得了幼天王的下落后,他立刻直接奏报朝廷,并在奏折中夸大了幼天王的影响力。
朝廷接到左宗棠的奏折后勃然大怒。慈禧太后万万没想到曾国藩居然敢如此欺君罔上,于是下旨责备曾国藩。曾国藩的自尊心受到了空前打击,声誉也大大跌落。
推动左宗棠做出这个举动的,是纠缠了他一生的“科举情结”和“瑜亮情结”。
虽然一生多次得到曾国藩的帮助,但是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却一直不高。左宗棠自幼就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天纵之才,但曾国藩资质平平。但两人的仕途差距较大,左宗棠心里可能有些不平衡。
除了“科举情结”外,左宗棠内心还深藏着“瑜亮情结”。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两人都是当时翘楚,左宗棠自然就把曾国藩作为竞争对手。
所以,攻破南京城后,曾国藩获得封侯首功,左宗棠心里非常不平衡,他在获知幼天王的下落后,直接向朝廷报告了。
曾国藩在接到朝廷责备后,回奏原由,而且,他反戈一击,揭出左宗棠当年曾夸大军功。于是曾左双方你来我往,互揭老底,自相残杀。而且后来清军终于在江西擒获幼天王,从事实上证明了左胜曾败,曾国藩更陷于难言的尴尬。双方彻底失和,自此而始。直到曾国落去世,两人之间再没任何私下交往。
但后来因为西北地区回教起义导致局势动荡不安,左宗棠受命西征时,曾国藩极力供应西征军饷,不但足额而且及时。这让左宗棠大为意外,且对曾国藩感到非常钦佩。因此后来曾国藩去世后,还在前线指挥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一副挽联。对联写的是: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终于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两人恩怨也就此了结。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3962.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