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国产之光的DeepSeek引爆了全球用户的关注,拳打ChatGPT,脚踢英伟达,那么DeepSeek为什么突然火了?它凭什么能震惊世界?我们就从流量运营的视角来拆解一下DeepSeek爆火背后的逻辑。
一
还记得那句广告语吗?“哪里不会点哪里”,哪里不行就补哪里。双方对抗的时候,要专挑对方的软肋进攻,就能用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最大的成果。这一点,叶师傅在十几年前就跟全球影迷说过了:“不要跟他拼拳,尝试切他中路。”
同理,一件事情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传播和热议,一定也是击中了每个人心里的软肋。今天就用“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来具体分析一下,DeepSeek到底触发了哪些人性本能的心理弱点,从而获得了巨量的关注和用户粘性。
贪婪
DeepSeek最出圈的标签就是它的成本低到离谱。DeepSeek的R1预训练费用只有557.6万美元,仅仅是OpenAI GPT-4o模型训练成本的不到十分之一,直接把国外巨头建立的行业门槛踩烂了。同时,DeepSeek公布了API的定价,每百万输入tokens 1元(缓存命中)/4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tokens 16元。这个收费大约是OpenAI o1运行成本的三十分之一,也正因为这样,DeepSeek被称为AI界的“拼多多”。
这实际上就迎合了市场对“高性价比技术”的贪婪诉求。不管是个体用户、企业还是资本方,都希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DeepSeek的“成本神话”那叫一个精准匹配,无缝对接。
暴食
只要出现一个风口、一个新事物,必然会有一大群商业嗅觉灵敏的媒体人、传播者、教育家、行业大师涌过来,为行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添砖加瓦。
春节期间,微博上有个热搜叫“第一波用DeepSeek‘搞钱’的人出现了”,他们的名字叫“卖铲人”。朋友圈、微信群里最常出现的就是跟DeepSeek有关的引流手册和教你怎么用DeepSeek做项目搞钱的培训课。他们通过短视频、自媒体、直播、社群等各个渠道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轰炸,为“全民刷屏”的沉浸式体验助力,为AI行业人才库的建立助力。
作为用户的你我他,就会自动陷入“越用越上瘾”的循环,并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简单来说,DeepSeek崛起的核心在于两点:一个是产品好,好在性价比更高;另一个是故事素材好,类似影视剧里常见的名不经传小人物突然练就神功崛起反超的爽文剧情。
你看,商业社会总是这么现实,同样的东西谁更便宜好用,谁有竞争力我就选择谁,用户的迁移成本是非常低的。昨天还叫你小甜甜,今天就可以喊你一声牛夫人请自重。说翻脸就翻脸。所以啊,很多企业自豪对外说的客户黏性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只要出现一个更好的,客户就会被别人抢走了。
二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在做短视频运营时,从找选题、找素材、写脚本文案、视频剪辑制作、描述撰写、封面图制作等方面,涉及到的所有技巧的背后,都是基于人性弱点的洞察。
之前看到一个观点说,短视频的算法最关键的点在于“随机奖励”和“对奖励的预期”,就跟开盲盒一样。我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它不会每条视频都让你喜欢,而是间隔一段时间出来一条你喜欢的,比如刷了5条,第6条出来一条你喜欢的内容。这种预期会推动你一直刷下去,往往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算法在跟你互动做游戏,也在测试你的耐受值。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懂得珍惜,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意思,没挑战。人都是需要有正反馈、需要有情绪价值的。很多退休的、实现财富自由的人还愿意选择出来继续折腾,就是因为生活过于平淡如水,没有任何的挑战,没有所谓的成就感可言。
刷短视频时的这种随机奖励也就是一种挑战门槛。当你刷到一条喜欢的内容时,因为不一定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看到,就会促使用户养成收藏、关注等动作,用户就会自动跟着平台设计好的路径去走。
所以,用户刷短视频的行为是顺应人性的。我们在运营短视频时也得顺应人性的规则来。下面用七宗罪嵌入TO B工业领域的选题方向举例:
1、傲慢
摆事实,告诉大家有多厉害,有多牛,激发用户的优越感、认同感或自我展示欲。可以展示技术领先的硬实力、专利、行业认证或头部客户背书等软实力。
《全球首条全自主机器人焊接产线,为何被特斯拉选中?》
《工程师不知道的PLC隐藏功能:德国工业4.0核心技术揭秘》
2、嫉妒(Envy)
通过对比制造落差感、制造焦虑,用成果的数据对比来刺激客户,暗示他们,你这么做了会得到什么,你不这么做又会失去什么。
《你的同行靠数字孪生技术降低50%停机损失,你还在人工巡检?》
《三一重工已用AGV替代70%人力搬运,你的工厂物流成本高在哪?》
3、愤怒(Wrath)
把行业里的痼疾拿出来鞭打,把真实案例导致的重大损失摆上台桌,我们一一起来批评批评,利用争议性话题引发情绪共鸣和传播。
《每年3000起安全事故!传统冲压设备为何必须淘汰?》
《90%工厂不知道的MES系统陷阱:上系统后效率反而下降?》
4、懒惰(Sloth)
能一键三连就不一个一个点,能一句话讲完的就不用5句,所以古人真的是懒惰的始祖。反正强调的就是提供“捷径”,“买它,更省事”。
《1个工人管理10台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如何实现“躺平式”生产?》
《零代码部署!中小工厂也能用的视觉检测方案》
5、贪婪(Greed)
客户都会考虑投资回报率,我们得帮他们算账,把降本增效的收益放大,把数据证明摆出来。利用占便宜心理或稀缺性刺激行动。
《政府补贴50%!上工业机器人立省200万》
《预测性维护如何让设备寿命延长3年?某车企年省维护费800万》
6、暴食(Gluttony)
通过感官刺激来激发客户的欲望,展示海量客户案例、资源池或生态合作网络,强化“资源充足”的信任感。
《1000+工厂验证:我们的工业物联网平台如何吃掉所有设备数据?》
《从注塑机到AGV,我们如何帮富士康吃掉整条产线的改造需求?》
7、色欲(Lust)
用视觉颜值、性吸引力或暧昧暗示带来的冲击来留住客户。
《机械臂的“芭蕾舞”:0.01mm精度背后的工业美学》
《这家工厂的00后工程师,如何用AR眼镜让老师傅们集体“真香”?》
我们把这些选题再套用到具体的内容结构里,就会形成下面的内容。这里以愤怒里的案例《每年3000起安全事故!传统冲压设备为何必须淘汰?》为例:
公式: “痛点揭露 + 场景演绎 + 技术救赎”
脚本:
开头:播放工厂安全事故新闻片段,配字幕“触目惊心的数字”。
痛点揭露:展示传统冲压设备的危险场景(如工人手部受伤)。
技术救赎:引入工业机器人(如ABB IRB 6600)的自动化冲压解决方案,展示安全性与效率提升。
结尾:行动号召“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安全生产方案”。
情绪钩子:用真实案例引发观众对安全问题的愤怒与共鸣。
从成品的脚本里发会现,把七宗罪的人性洞察嵌入到短视频运营里,它的逻辑链就是从痛点触发→价值引导→行动转化为一整个链条。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人性的弱点转化为正向的驱动力: 傲慢→技术自信,嫉妒→竞争激励,愤怒→安全升级,懒惰→效率革命,贪婪→降本增效,暴食→生态共建,色欲→品牌温度。
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让观众从“情绪共鸣”走向“理性决策”,我们即要实现内容的广泛传播,又要完成商业的转化。如果仅是实现了前者广泛传播的爆款意义并不大。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8514.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