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DeepSeek的结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如此迅速的大踏步,在微信不常见。
因此昨天APPSO主编李超凡昨天的一句评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不仅各大官媒纷纷引用,还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真正的王炸组合。
微信曾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里程碑产品,在这两年兴起的AI浪潮中,微信很少会被纳入讨论,但微信也在悄悄进行一些尝试,在接入DeepSeek之前,微信已经尝试将AI智能折叠在搜索框里。
张小龙曾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表示,希望通过产品分析他的价值观。
虽然近年张小龙已经几乎没有公开发声,但据APPSO和多位微信员工交流中得知,即便是微信很小的功能改动,张小龙依然会亲自审核。
因此我们相信,这次微信接入DeepSeek一定程度上依然能反映微信和张小龙的产品价值观。这背后有不少问题值得聊聊。
用社交重塑AI,而非AI改造社交
业界一直在寻找大模型的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和市场达到最佳的契合点),以至于涌现各种AI+xx,所有事情似乎都值得用AI重做一次。
这未必是唯一正确的路径,微信告诉APPSO,搜索场景接入大模型,是为了提升搜索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如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分析和处理复杂的查询内容等,根据用户需求在搜索场景中接入了包括混元、DeepSeek在内的大模型。
我们认为拥有中国最大关系链条的微信,是在用社交重塑AI的落地场景。
APPSO在实测中提到,用户无需跳出微信,即可完成“提问-获取答案-社交分享”全流程,满足即时性需求(如旅行攻略、工作资料查询后直接分享给好友)。
这对微信内容生态是一个很大利好,可以大大激活历史内容,2000多万公众号的旧文可以通过AI搜索推荐重新在社交链中流通,甚至开启公众号生态的第二春。
公众号这个中文互联网生态优质内容最为集中的平台,对近14亿用户来说无需学习就能享受AI的红利,这可能是覆盖面最大的科技普惠。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微信需要DeepSeek,而是DeepSeek需要微信。
没有DeepSeek,微信还是国民级应用。微信接入DeepSeek后,DeepSeek就产生了质变,真就可以畅想国运级AI的蓝图。
张小龙把微信的源动力总结为两点:
1. 做成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2. 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
它没有过时。
AI时代的连接一切
目前微信接入DeepSeek的合作其实还比较浅层,未来如果实现检索增强生成(RAG)与微信内容的结合,AI搜索将不再只是工具,而是连接用户与生态的“神经中枢”。
微信可能进化成“场景化AGI”,例如搜索“季度财报模板”直接跳转腾讯文档智能生成,基于小程序、视频号、微信小店等模块还能孕育出大量的可能。
微信独有的“数据-服务-社交”闭环能力,让AI有可能同时调用:
这与张小龙的“系统思维”很相似,技术必须服务于生态整体,而非割裂为独立功能。微信目标是做一个连接世界的工具,从而自发生长出一个系统。
这是微信“连接一切”愿景在AI时代的延续。
AI杀手级应用可能不是AI native
去年包括AI六小龙在内的大模型公司创始人,但凡接受采访都有极大概率被问到同一个问题:AI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什么时候来?
因为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验证了在C端的商业模式,哪怕是DeepSeek豆包kimi月活也只是几千万,智谱、零一万物、百川智能有很多一部分营收还是来自B端。
但“超级入口+超强模型”的王炸组合,可能开辟一种新的模式。
当价格战从单纯让利转向系统性成本优化,更低的推理成本和亿级的用户群,能让更多个体和企业低成本入场快速试错,一人公司或许会变得更加普遍。
以前AI是工具箱里的锤子,现在它变成了建造整座房子的脚手架。
这大量C端场景的功能被AI产品化后,AI杀手级应用可能就会诞生,这些应用可能不是因为AI而诞生,并非AI native,但却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但那时应用的概念也不存在。
AI分身
在灰测的讨论中,一些用户提到微信是否会用朋友圈和聊天记录作为AI语料,甚至用DS做一个AI好友放在聊天列表里。
虽然微信回应明确,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但我却萌生出一个念头——我们或许能拥有一个AI分身账号。
现在数字主播已经能零失误播新闻,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数字分身。
尼葛洛庞帝曾说,“信息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微信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线上的中国社会。
抛开数据隐私等合规问题,微信是最有可能塑造一个AI数字分身的,毕竟这里汇聚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大量数字资产。
如果微信推出一个AI分身ID,微信不再只是社交工具,而会进化为“意识工具”,成为用户数字人格的载体,这也是“让产品成为器官延伸”更终极的形态。
“ID即人”是微信的底层逻辑,但将ID从符号系统升级为意识系统。AI分身或将重新定义社交的本质——从信息传递升维为意识共振。
对六小龙们的影响
从春节前夕至今,中国AI领域六小龙(智谱AI、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阶跃星辰、零一万物)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最直接的。
今天MiniMax和阶跃星辰已经开始陆续接入DeepSeek,其他家可能也正在准备或内部讨论中。
除了DeepSeek崛起,六小龙还必须应对大厂的夹击。除了腾讯微信意外的快速跟进,字节CEO梁汝波在内部大会中反思要快速跟进,提出2025年三大发展重点:
不过这几家大模型公司背后多少都有大厂的身影,说不定下一个王炸组合就会在他们之中诞生。
今年这些大模型创业公司,很有可能会加快放弃通用赛道,转向“垂直场景深挖、技术长板极致化、生态位卡位”的生存策略。
2025年最剧烈的洗牌将发生在两个行业,AI和新能源。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8536.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