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DeepSeek火爆全网
让它预测未来
不会被AI淘汰的十个专业
它又会给出怎样的结果呢?
学什么专业,才不会被
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
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驱动的决策在各行各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的需求量大。
3. 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的创新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在医疗、农业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4. 健康信息学与医疗技术: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和技术化趋势明显,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5.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增加,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6. 机器人工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机器人工程师的需求增加。
7.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8. 可再生能源工程
9.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10. 教育技术与在线教育
选择专业时,应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无论选择哪个领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心态都是关键。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孩子将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
掌握编程语言和理解AI技术
已成为许多行业的入门要求
为专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它的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如何?
未来又能获得怎样的发展?
来了解一下吧!
01 就业岗位与前景
02 专业亮点
(1)前沿技术,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从AlphaGo到ChatGPT,从医疗影像诊断到智能金融风控,AI技术已渗透各行各业。本专业聚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领域,结合Python、TensorFlow、PyTorch等工具,让学生掌握技术前沿,开启未来之门。
(2)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理论学习之外,本专业强调“做中学”。依托校企合作项目、AI创新实验室及校级竞赛平台,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如智能推荐系统、图像识别应用、语音交互模型等,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融合,多技合一:AI技术融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本专业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如“AI+医疗”“AI+金融”,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行业洞察的复合型人才。
(4)借力AI,优化效果:借助DeepSeek智能学习平台,实时分析学习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通过虚拟实验室模拟AI模型训练与部署,提供实时反馈与评估,助力学生高效掌握核心技能。
(5)师资优良,理实一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专业教师团队中,基本都是既有丰富的企业经验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师。其中拥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的占比达90%,双师、骨干教师占比50%,平均教龄5年以上。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物联网相关专业,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其中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03 学历提升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提供专升本考试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综合训练(C语言)》《数据结构》供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建有专升本社群供有志深造的学生交流学习、备考、考试心得和经验,学生可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同学,可以取得学士学位。
04 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群平台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基础》
(2)专业基本技术技能课程(含基本技术技能训练项目):《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数学》《图形图像处理》《基本技术技能训练项目:图形图像处理实训》。
(3)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程(含核心技术技能训练项目):《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数据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核心技术技能训练项目: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实训》。
(4)专业综合技术技能课程(含综合技术技能训练项目):《毕业实践环节(岗位实习)》《专业综合技术技能专业(群)内限选课程包1》《专业综合技术技能专业(群)内限选课程包2》《专业综合技术技能专业(群)内限选课程包3》《课岗对接实践教学项目(生产性实训)》。
05 课赛证资源
06 实训场地
(2)实践教学基地
07 校企合作单位
目前,我校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订单班,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党委宣传部—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黄文清
初审:柯曼媛
复审:郭群花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20881.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