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根据《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倡议全体家长与学校加强合作,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为学生健康成长全力护航。
PART 1
1.引发身体伤害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时间玩手机,会危害生长发育,引发头痛和失眠,视力下降。反应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都会有所下降。网络不良信息侵蚀价值观,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决定》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特殊情况下,确因家校联络需要,家长需提交书面申请,经班主任审批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存放于指定保险柜,放学后领回)。
2.造成学习影响
青少年自控力弱,贪玩心重,很难抵御手机的诱惑。用手机打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等,容易造成学习分心;若是习惯使用手机查询作业答案,逐步形成依赖,不喜欢思考,会导致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3.破坏校园秩序
考试期间用手机作弊、攀比高端机型滋生虚荣心理、私下交易引发财物纠纷……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校风学风,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PART 2
1.严禁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校园,如果学生私自带入校园不慎丢失手机,需自行承担。在校期间违规使用手机,当场由老师收取代为保管,学期末归还,并禁止再次带入校园。
2.班主任将不定期开展检查,发现违规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者,当场没收并记入违纪档案,视情节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对拒不配合的学生,学校将通知家长到校协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危害、改正行为。
PART 3
1.协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
由于孩子的自我监管能力发展还不完善,作为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与孩子一起协商管理办法,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建立手机使用规则,并严格执行。
2.做孩子的行为示范榜样
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我们首先要做好表率,发挥榜的力量。家长们平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除非必要的事务,其他时间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尤其是刷抖音、打游戏等。孩子在优秀的家长的熏陶下,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3.关注孩子心理需要
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观察孩子情绪变化,走进孩子心灵,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家长对孩子少些否定和指责,多些接纳和倾听,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表达他们的心声和需要。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21278.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