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普益标准“诠资管”系列周报,获取更多报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E智选APP。
一、资管新规以来银行净值型产品费率情况
资管新规推动银行理财盈利模式由利差模式向管理费模式转变。资管新规颁布之前,银行理财盈利模式以资金池与预期收益型运作支持下的利差模式为主。在破刚兑与净值化转型驱动下,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将由利差模式过渡到管理费模式。
在利差模式下,对于银行而言,产品预期收益实为获取资金的资金成本,而资产池运作中资金获得的实际投资收益与按照预期收益兑付给客户的产品收益差额构成理财业务主要收入。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银行提高经营利润的最高效的选择是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或投向高收益资产,并在资产与资金的规模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取得合理区间内的平衡。
图1:利差模式下银行理财业务价值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出台后,净值化、破刚兑的监管要求将摧毁资金池运作的根基,银行理财利差模式随之向管理费模式转变。在管理费模式下,银行向客户开展净值理财的营销,获取的资金依照产品设计的投资范围和投资原则投向固收、权益、混合等多样化资产,银行对创设的产品实施单独管理、单独建设、单独核算,对产品底层资产实施风险控制,并每日进行估值核算,再将产品运作结果向投资者披露。这个过程中,银行主要收取产品的固定管理费、托管费及销售费(或申购、赎回费),产品到期后投资本息盈亏均按照产品份额返回给投资者。
图2:利差模式下银行理财业务价值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净值型产品发行量与存续规模日益增长。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净值型产品无论是在发行量还是在规模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2018年2季度至2020年3季度,各类型银行共计发行净值型产品41450款,其中2020年3季度,银行发行净值型产品7785款,较2018年2季度大幅增加7147款,当季度,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达到了1078款,较2019年2季度增加1077款。
图3:资管新规以来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发行量日益增长(单位: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占比来看,其在非保本理财存续规模中的占比与日俱增。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3季度末,全市场存续非保本理财规模约为25.08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为14.54万亿元,占比达到了57.98%。
图4:2019年2季度以来各类型银行净值化转型进程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在净值型产品新发数量和存续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净值型产品费率变化如何值得关注。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认购费、申赎费、浮动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例如交易费、审计费、信息披露费等),其中固定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费一般为固定费率,通常按照每个规定估值日理财产品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年化),每日计提、定期支付。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各项费率走低,其他费率降幅最大。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自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含子公司)各项费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截至2020年3季度,银行理财平均固定管理费率较资管新规出台时下降0.16%至0.21%,平均销售费率较资管新规出台时下降0.06%至0.20%,平均托管费率较资管新规出台时下降0.02%至0.02%,平均其他费率较资管新规出台时下降0.43%至0.03%。
图5:资管新规以来银行净值型产品费率整体趋降(单位:%)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一方面,资管新规的出台叠加市场流动性宽松,市场资金利率下行,无风险收益率随之下行,收益下行也压低了银行可收取的各项费用。特别地,为应对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压力,央行多措并举维持资金面宽裕,银行理财也在积极让利实体经济,部分机构发售的“抗疫专属”净值型产品纷纷免去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率。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到净值化产品的发行中,行业竞争之下,银行也会有降低费率以抢夺市场份额的动机,特别是随着理财子公司加入“战局”,净值型产品费率整体加速走低。目前来看,银行净值型产品费率继续走低的可能性依然较高。
图6:资管新规以来各类型银行新发净值型产品费率一览(单位:%)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具体从各类型银行(含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费率来看,国有行平均固定管理费率最低,其次是股份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列第三、四位。2020年3季度,国有行净值型产品平均固定管理费率仅为0.11%,股份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为0.14%、0.29%和0.30%。固定管理费是过去银行资管部的主要收入来源,未来将是理财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固定管理费在产品一经发行便确定下来,费率在0.05%至0.5%左右,大行的净值型产品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因而整体收取固定管理费率的较低。
农村金融机构平均销售费率最低,其次是城商行,国有行和股份行分列三四位。2020年3季度,农村金融机构净值型产品平均销售费率仅为0.15%,城商行、国有行和股份行分别为0.16%、0.19%和0.27%。销售费率一般由银行的销售部门收取,主要的贡献部门为个人金融部和私人银行部,费率基本在0.05%至1%左右。
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托管费率最低,其次是城商行,国有行和股份行分列三四位。2020年3季度,农村金融机构净值型产品平均销售费率仅为0.012%,城商行、国有行和股份行分别为0.013%、0.032%和0.049%。托管费一般由商业银行资产托管部收取,费率基本在0.005%至0.05%之间。资管新规提出资管产品第三方独立托管的要求,对于27家具有托管资质的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后,仍然可以将产品放在本行托管,因此这部分银行理财的巨额托管收入依旧在银行体系内流动,对这27家商业银行资产托管部来说是一大利好。目前具备托管资质的银行对于其他银行托管业务的竞争较为激烈,除了在托管费率上的让利外,还提供产品估值、核算等一系列附加服务,以此争夺市场份额。
各类型银行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均较高。浮动管理费也是净值型产品的重要收费项目之一,表示产品到期收益超出业绩比较基准部分银行收取的分成情况。资管新规允许金融机构和委托人在合同中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这对于机构能够形成激励,鼓励机构创造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届时,客户也能够享受机构创造的超额收益带来的分成。目前来看,各类型机构对于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收取的比例较高,普遍在80%左右。
图7:资管新规以来银行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整体较高(单位: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二、银行、公募基金与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对比分析
伴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程的加深,特别是2019年6月理财子公司的横空出世,机构在净值型产品费率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与非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相比,理财子公司产品固定管理费率更低,其他费率稍高,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基本一致。整体来看,2019年3季度以来,非理财子公司理财子公司各项费率整体下行,同期,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也出现波动,但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行走势。从各项费率来看,平均固定管理费方面,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更低,2020年3季度,理财子公司平均固定管理费率为0.19%,而非理财子公司该项费率为0.21%,这源于目前开业并发布新品的理财子公司仍以国有行和股份行的理财子公司为主,产品规模优势较为突出,同时理财子公司在新品发售时也会针对主要的费率采取一定的优惠让利措施;在其他费率方面,目前收取该项费率的理财子公司不多,平均费率更多收敛至单家机构,2020年3季度,理财子公司平均其他费率为0.17%,高于非理财子公司的0.03%;平均销售费和平均托管费方面,理财子公司这两项费率分别为0.21%和0.02%,非理财子公司这两项费率分别为0.20%和0.02%,基本持平。
图8:2019年3季度以来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费率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具体分布来看:
在固定管理费方面,理财子公司和非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费率均集中在0.05%至0.1%的区间。不过理财子公司产品中费率为0.1%产品占比达到了30.41%,而非理财子公司产品中,主要费率为0.2%,占比为20%。
表1:资管新规以来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固定管理费率对比(单位: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销售费率方面,理财子公司和非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均集中在0.1%至0.5%的区间内。其中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费率中,分布在0.3%的产品占比为34.52%,其次为0.2%的产品占比,为14.3%。而非理财子公司产品中,分布在0.3%的产品占比为24.02%,其次是0.2%的产品占比,为11.83%。
表2:资管新规以来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销售费率对比(单位: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托管费率方面,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产品均集中于0.01%至0.05%的区间内。不过,理财子公司产品托管费率集中于0.02%的产品占比达到了73.67%,而非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托管费率主要集中在0.05%,产品占比为38.89%。
表3:资管新规以来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托管费率对比(单位: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理财子公司浮动管理费更低。非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集中在80%左右,在产品到期收益超过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下,机构能够获得更多的业绩分成。相比之下,理财子公司产品浮动管理费主要分布在50%及以下,采取与投资者共享或更多让利给投资者的方式。
图9:2019年3季度以来理财子公司与非理财子公司新发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率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与母行对比来看,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整体低于母行。进一步从理财子公司与其母行新发净值型产品费率对比来看,整体而言,理财子公司产品各项费率要低于母行。这里主要缘雨在激烈的银行理财竞争格局下,理财子公司希望通过低费率的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部分理财子公司的首发产品让利幅度较大。不过,这里也有部分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要明显高于母行产品,例如渝农商理财子公司产品固定管理费就明显高于母行,但是聚焦到具体产品发现,渝农商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显著高于母行净值型产品,在浮动管理费方面基本采取不收或者仅收取50%的浮动管理费,而母行净值型产品浮动管理费一般在90%左右,综合来看,其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并不高。
表4:理财子公司与母行新发净值型产品费率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银行净值型产品费率整体低于公募基金产品费率。目前,国内在净值型产品方面运作最为规范的当属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费率也是银行净值型产品在设计当中的学习和参考对象。而国内公募基金的费率主要包括持有人费用和运营费用两大类,持有人费用中的申购和赎回费,运营费用中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构成。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相比,公募基金无论是在管理费还是托管费,亦或是申购赎回费方面,均更高。不过,在当前资管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同时参考欧美基金收费发展情况,未来国内公募基金费率降低将成为行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表5:国内公募基金费率情况一览
资料来源:2020年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净值型产品费率创新案例。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带来资管行业的深刻变革,机构在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中也逐步转变过去“以产定销”的观念,开始向“以销定产”转变。在净值型产品管理费率的创新设计中,就有所体现。
图表6:部分净值型产品费率创新一览
资料来源:各理财产品说明书
(一)工银理财·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
从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发售的净值型产品来看,其固收类和权益类产品管理费率略高于工商银行的传统理财产品,而混合类理财产品管理费率低于传统理财,同时销售费率较低。浮动管理费方面,还是会选择将多数产品的浮动管理费让利于客户。
对于这款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工银理财在计提浮动管理费方面,并未按照机构普遍采取的固定比例分成的形式,而是考虑到定开产品与封闭式产品的差异,对于浮动管理费采取“新高法”。“新高法原则”是指产品运作期间,每次计提浮动管理费时的产品单位累计净值,只有超过历史开放日最高产品单位累计净值时才能收取。无论是对于老客户还是每个开放日新购买的客户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做法,而对于管理人来说,这也激励管理人更加主动、积极管理产品,提升产品收益。
(二)苏州银行(002966,股吧)·“金石榴惠盈季季鑫4号”1807期产品
苏州银行这款产品在收取固定管理费时指出,若投资资产组合净值扣除产品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后,客户实际获得的收益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则苏州银行有权减免收取相应固定管理费。可以看出苏州银行将自身产品收入直接与产品业绩挂钩,鼓励管理人积极提升产品收益。在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采取固定比例管理费率的情况下,采取类似做法的机构并不多,对于客户会有较大的吸引力。
与此相类似的,江苏常熟农商行“常乐私享鑫途7号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固定管理费收取方面,也采取与苏州银行相类似的做法,通过对未达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以固定管理费为限进行金额回拨。
三、银行理财产品费率展望
整体来看,在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推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速向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模式将由利差模式过渡到管理费模式,银行机构将更多依靠主动管理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这其中,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销售费和托管费等费用构成未来银行理财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结合普益标准的数据来看,资管新规以来,受到流动性整体宽松,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和机构产品竞争加剧影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主要费率呈现震荡下行走势,目前来看,该趋势有望延续。
而在净值型产品中,理财子公司发售的净值型产品整体费率略低于非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产品浮动管理费也低于非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产品让利幅度较大;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费率与母行产品费率相比,整体同样更低;此外,与当前运作最为规范的公募基金产品费率相比,银行净值型产品的整体费率也更低。
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未来理财产品费率整体向下的压力较大。为此,银行一方面需要重视金融科技,走差异化、定制化发展路线。目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较好帮助银行走出差异化的道路。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形成用户画像,通过用户画像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兼具客户满意度和利润。同时智能化营销也可降低部分成本。利用金融科技技术可有效抓住用户痛点,实现客户留存,并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拓宽用户渠道。这就需要银行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银行要大力发展理财子公司,增强投研能力,获取超额收益。相较于单纯投资固收市场,增大权益市场的投资能扩大资产收益空间,进而为超额收益获取创造更好的环境。由此,银行或可以通过积极申请理财子公司,借助理财子公司在政策方面的红利增加权益类产品的投资力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7527.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