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参数  行业  机械  教师  设备  系统  公司  企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日期:2024-11-14     浏览:112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quote/8631.html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2022年,国家民委公众号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展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为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支撑。兔年春节期间,我们挑选了部分精彩文章放入“春节文化礼包”,供您在假期细细品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的重大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内涵、发展规律和现实诉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国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的历史内涵。从诸华、诸夏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从中华到中华民族,贯穿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认识这一发展过程,是认识中华民族的基本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走向自觉,并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洗礼,根植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新时代,按照党中央要求,要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使这一共同体意识既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又凸显出鲜明的时代要求。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当代中国的重大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历史从文明产生以来,就渐渐显现出一个特点鲜明而持之不断的现象,那就是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出现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存在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之间始终不断发生着相互的交往,或融合,或分裂,或兵戈以对,或互换有无,你来我往,交流交融。

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几乎不约而同地不断向着中原经济富庶、文化发达之地聚拢。在这个漫长聚拢过程中,不仅充实壮大了汉族,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活动地域上交错,甚至血缘上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开,打不散。天下一统成了众望所归,各民族逐步结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这一真实客观的历史过程,被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研究学界概括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陈育宁: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中华文明自起源阶段就是多元一体的,有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根系。众多史前文化相互聚合、交融,催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历史上各民族间连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文明相互整合的过程。考古学家称为“重瓣花朵模式”,华夏是核心,是花心,核心向周边辐射、扩散,周边向核心汇集。核心与边缘交织影响,相互交融,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瞿林东: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几个问题

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关于地理条件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适合于农耕,成为中国历史上文明起源最早、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因而在长时期内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客观上形成一种民族的自然凝聚力。

另一方面是东、南滨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阻隔,因而在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演进中形成一种民族的自然内向性。这种自然的凝聚力和自然的内向性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得以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

早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已明确指出中国境内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各有差别,而唐代史学家杜佑在其所著《通典》一书中,便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别来说明“中华”与“夷狄”文明进程不同的原因,这一认识在当时(9世纪初)是最高明、最进步的见解。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瞿林东: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几个问题》

史金波: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自古有之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朝代不断更迭,但对中国的认同却连绵不断。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中国历代形成了五行德运之说,各王朝讲究五行相生,用五行中的一个字为代表,标识正统。不仅中国统一时期的王朝有德运,分立时期各王朝也都争相确立本朝德运用字,以标榜继承中国正统。

如,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德运分别为水、木、火、土,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皆为水德。宋、辽、夏、金各朝的德运分别为火、水、金、土。这证明,当时各王朝虽然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的,但都将自己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正统或支脉。

宋朝和辽、夏、金王朝都认同中国,相互间往往以南、北、西、东方位相称呼。辽、夏、金都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并参照中原王朝的法典制度制定法律,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容。这是对中华民族政治和文化的高度共同认知,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突出表现。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史金波: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自古有之》

蒙曼:江流九派尽朝宗

汉代著作《淮南子》曾提出“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明清之际诗人蒋玉立也曾有诗句云“江流九派尽朝宗”,意思是说,所有的河流最终都奔向大海。无论是“百川归海”,还是“九派朝宗”,都可以形象地概括和表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其中“九派”代表差异性,“宗”代表共同性。

九派朝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必然,它考验着“派”的方向感与“宗”的包容力,还考验着潮头的牵引力。失去方向感,“九派”就会成为找不到出口的内流河,最终走向干涸;失去包容力,“宗”也会成为没有源头活水的池塘,只能日益损耗,直至失去“宗”的地位。而失去牵引力,“派”与“宗”之间就会出现许多乱流,造成“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悲剧。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新时代巨大的牵引力,形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历史合力,让九派江流卷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巨澜。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蒙曼:江流九派尽朝宗》

清前期“大一统”的多重内涵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理念,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理想局面。“大一统”之说源自《公羊传》对《春秋》“元年,春,王,正月”的阐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的“大”是推崇、彰显之意,“大一统”则蕴含了维护正统,即政权的唯一性、正当性、合法性之意。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一统”更大程度上表达出“大统一”的含义,即大范围、大规模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疆域、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以及怎么看待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等内容。清前期所宣扬的“大一统”,包含了以上两种内涵。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清前期“大一统”的多重内涵》

“故园无此声”:元明清少数民族士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清初著名学人纳兰性德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82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告祭祖陵,出山海关北上途中写下这首思乡之词。纳兰性德的先祖之地在山海关外,他所思念的“故园”却是京师。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恰恰反映出他将“乡心”指向多民族国家文化,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寄托和归宿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自古就有“不以血缘论夷夏,而以文化论亲疏”的理念。孔子认为“诗可以观”,文学作品是对其所诞生时代的反映。宋元以降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诸多少数民族士人的作品反映了多民族文化对话共生、互鉴融通的现象,深刻表达了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故园无此声”:元明清少数民族士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理念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出自《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西汉时期,董仲舒所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为国家所接受。到汉宣帝时,作为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王吉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移风易俗的教化工作,使整个天下政令法规贯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原文大意是说,《春秋》所推崇的大一统,就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法规贯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理念,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本文内容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文章《“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理念》

郝时远: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命题,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全面、深刻的指导意义。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源自西方的民族—国家的民族建构理论,为学界所关注和研究。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言,所谓现代民族建构,在西方国家或复制西方国家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的确形成了一系列共同特征,诸如同化、一体化、多元文化主义、身份政治和政治正确等。这需要我们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性出发,继续追踪和研究。研究“他者”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的目的是审视自我,进而回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时代课题。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8631.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