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有所养”不仅是家庭伦理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这一理念,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养老金、养老照护到养老科技,全文总共13次提及“养老”,7次涉及老年人相关内容,足见政府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的决心和力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金的发放、养老服务的供给、老年人权益的保障等问题,都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问题的重视,无疑为老年人带来了福音,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忘记为社会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个体,社会要确保这一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要推动社区养老、解决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举措。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宜居的养老环境,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国策之温情,民生之期望。养老问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对老年人的态度,也透视出我们社会的温度。同时让“老有所养”成为社会最温暖的底色,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担当与荣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瑞鸿: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老龄化已经日益走近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21.1%,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15.4%。这意味着我国不仅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正式步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这句话生动有力地说明,老龄化不仅仅是一个与国家有关的宏观抽象的社会问题,同时,更是与我们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具体的现实问题。如何全面看待老龄化现象,解决老龄化问题,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值得整个社会共同思考、勠力与共的共时性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并多次提及养老等关键词。同时,推出助老、惠老、暖老等一系列真金白银惠及老年群体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老龄化问题高度关注并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保基本、兜底线等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责任在养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8710.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