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拐弯抹角
按说坦坦荡荡做人,说话也应该有啥说啥,直截了当,让人一听了然,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适当地“拐弯抹角”有时会比直来直去产生更佳的语言效果。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分享了恰到好处的拐弯抹角,希望你喜欢。
有一则幽默故事:有上酒店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梁。客过问其故,诉曰:“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客曰:“借一杯我尝之。”既尝毕,店人问:“何如?”客攒眉谓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乍听起来故事中客人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可一经联系上文并不难领会其意思——酒确实酸。客人的回答既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思想,又避免了与店主的正面冲撞。可以说,故事中客人言谈中“拐弯抹角”的技巧运用得较为成功,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借用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建立起来的与原意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句子进行表述,使话语避免了平白直露,变得委婉含蓄、机智诙谐、幽默风趣,产生了更为理想的表达效果。不妨再看以下两例:
海瑞一次严厉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一些官员来替董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海瑞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就把说客们顶了回去。巧妙的一句话既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又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
某知县见书记官脸肿,明知是被老婆所打还问他是怎么回事,书记官吞吞吐吐地说:“昨天小人家的……葡萄架倒了……”知县大笑书记官惧内。恰好知县的老婆听到了,大怒,叫他回房去。知县自言道:“看来本官家的葡萄架也要倒了。”就灰溜溜地跟着老婆走了。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同一个思想可以由不同的言语方式表达,直截了当也好,拐弯抹角也罢,贵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收到最佳的语言效果。
中国的老百姓有个传统的习惯:说话爱拐弯抹角,尤其是遇到了不想说、不好说、不能说破的话,就变着法儿说,既让人心知肚明,又做到不直言犯忌。比如,有两个人谈借钱的事,借者往往不直说“借”字,而是扭扭捏捏地先绕个弯儿说:“最近开销大,老人生病,妻子下岗了,孩子又上大学……”当被借者领悟了对方的话意后,如果没有钱借或不愿意借,也不便于直说“没钱”或“不借”,而是吞吞吐吐地变着法儿推脱:“最近刚买房子,又要装修,七七八八开支越来越大,手头很紧张……”最后,借钱的人钱没有借成,但不失体面;被借的人没有把钱借给人家,也不得罪人。这样一来,双方都没有把面子撕破。
拐弯抹角的说法好听确实好听,但总不能爱怎么拐弯就怎么拐弯!比如,有个身怀六甲的女士在挤公共汽车,你说“这位女士身子不方便,大家请让一让。”其中的“不方便”就“拐”得很得体,它体现了我们国语的艺术。如果你直说人家是“大肚子”,这位女士恐怕就会觉得难为情。可“不方便”这个词虽然很好,也不能到处都用。比如,要抓个瘸腿罪犯,在“通缉令”中,说:“,男,身高一米八0,左腿不方便……”这里的“不方便”就用得不伦不类了。同理,如果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一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大家都拐个弯说“希望怎样怎样……”,如此隔靴搔痒,既不坦诚更无党性可言,大家不都成了拐弯抹角的和事佬了?
其实,拐弯抹角的说法,古代的领导人也用得很多。比如,在《触?说赵太后》中,触?说:“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里的“山陵崩”,就是转弯抹角地指赵太后将来的“死”。可太后听到了“山陵”却很舒坦,因此触?也就达到了进谏的目的。当年曹操率80万人马,杀气腾腾地来到东吴,而他在给孙权的战书里,却斯斯文文地说:“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明明是“侵犯”,却说成是“会猎”,为什么?因为把“侵犯”转个一百八十度的弯儿后,说成了“会猎”,不就很好听了吗?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9015.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