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我爸退出家族微信群#的帖子,引发广泛热议。
这位网友称,自己的父亲(张爸爸)是一个很爱分享的人。
平时遇到有趣的事、有用的内容,都会第一时间分享到家族群里。
但除了自己偶尔捧场外,其他人对他的分享几乎不作回应。
那天,张爸爸依旧在家族群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喝到了28年的老酒。
但一整天过去,仅有女儿回复。
这一次,张爸爸憋不住了。他吐露完自己的心声后,毅然决然退出了家族群。
没想到,帖子发布后瞬间引爆网络。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同款爸爸”。
还有不少人表示,感同身受。
但也有人觉得,不是故意冷漠不回应,只是对别人分享的内容不喜欢而已。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
最舒服的关系,不就是保持“分享欲”吗?
为什么有些人的分享,会让人不想回应呢?
得不到回应的分享,还要继续吗?
其实,高质量的分享,是感情的助推器;但过度的分享,也可能成为关系中的绊脚石。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人的「分享欲」。
在生活中,我们肯定都遇过一些分享欲很强的人,或者自己正是那个人。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的。
每次看到某个新闻,或者有趣的新发现,他都会第一时间转发到几个微信群和朋友圈,然后不停盯着手机,期待回复。
如果有人回应,他就会心情大好,并热情地讨论。
但如果大家没有反应,他就会感到很失落,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转移注意力去做其它事,甚至会为自己此前的举动懊恼不已:
是我分享的东西不够好吗?
是别人觉得我很烦吗?
好尴尬啊,早知道不发了......
然后,把那些无人点赞、评论的朋友圈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心理学层面看,可能存在以下这3个成因。
一、喜欢分享的人,大多「共情力」很强
你有没有发现?
喜欢分享的人,通常也是那个喜欢回应别人的人。
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同事,每次只要有人在工作群发言、分享,他必定会认真回应、支持,而不会直接忽略或者敷衍地回个表情。
在知乎的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说自己的父母就是一个爱分享、爱回应的人。
为什么他们总是积极回应?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共情力很强的人。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你要懂得换位思考。
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共情力」。
共情能力高的人,往往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重视他人的需求,也乐于助人。
同样的,他们内心也极度渴望能得到同等的待遇。
特别是在感情比较深的亲戚群、好友群里,他们会更加认为:
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
正如“非暴力沟通”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所言:
"以同理心作为出发点的沟通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冲突和问题。"
二.喜欢分享的人,可能「自我认同感」较低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分享欲与个体的“内在需要”强相关。
内在需要就是指,人们通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同和支持,这种需要可能源于个体的自尊心,也可能来自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
而自我认同感低的人,更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从别人的评价中,去了解自己。
比如,当ta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时,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被认可或重视,从而陷入一种自我否定。
心理学也把这一现象称作「投射性认同」。
自我认同感低的人,喜欢通过不断分享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来表达存在感和寻求价值感。
我爸爸也是一个分享欲很强的人,他一天可以转发十几条内容到家族群。
同样的,隔了几天都无人回应。
在他连续分享了1个星期之后,有亲戚忍不住回了句:
“你发的这些,我们都看过了。”
那天晚上,他特别伤心,连晚饭都没有吃。
于是,我问我爸: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分享到群里呢?”
他有点卑微地回答:
“因为我怕你们认为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懂,跟不上时代,想要证明自己没有落后。”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之后,我便让他分享到我们自己家的小群,我和姐姐时常回应,他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
三、喜欢分享的人,可能是潜在的「高敏感」人群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分享欲望强的人,通常更容易陷入情感困境。
因为ta们大多比较敏感。
比如,当ta在群里分享开心的事,几个小时都没人理睬,也许只是上班时间,大家无暇顾及。
但ta却会“想太多”,总担心是不是别人不喜欢自己,然后陷入自我否定的焦虑状态。
但高敏感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很多好处,它让我们习得更强大的觉察能力。
就像爱分享的人,只要别人在群里发消息,ta就会根据当下的心情,认真给出回复一样。
心理学家Elaine Aron曾在一次 TED 演讲中说过:
“内心敏感的人并不软弱,我们拥有着温柔的力量。”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分享生活是一种天性。
生而为人,我们需要和他人建立连接,分享经验、情感和知识。
分享欲,是爱情中最高级的浪漫,也是友情和亲情延续的生命力。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分享得不到回应,甚至给人造成负担呢?
原因很简单,或许是「你的分享给错了人」。
分享的实质,就是在接纳、倾听中建立连接和共鸣,从而加深感情。
如果你跟一个反感追星的人聊追星,跟一个肥胖的人聊自己很瘦的烦恼,跟一个喜欢旅游的人说旅游很危险、千万别去......
这些分享往往很难引起共鸣,甚至可能会引起反感。
这样一来,增进感情不成,反而让关系更糟糕。
一项发表在《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学评论》杂志上的研究指出:
具有共同兴趣的两个人,更有可能发展出更强的情感联系和更多的交往机会,而缺乏共同兴趣的人,则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史记》里有句老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试着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才更容易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没有人喜欢听别人总是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去探索两个人的共同点,才能激发交流的欲望。
我想起一则经典的爱情故事:
一个被人认为长得像个“痞子”的男工人,爱上了报社端庄、优雅的女编辑。
姑娘第一次见到小伙的时候,就被他的样子劝退了:
他长得实在太丑了,我们肯定不会在一起。
可小伙没有放弃。
知道她喜欢文字,就频繁地给她写她爱看的诗和情书;
听说她喜欢幽默的人,就和她分享生活中的各种趣事。
渐渐地,她被他真诚坦率的个性和富有诗意的灵魂打动了,也开始热情地回应他。
家庭、工作,烦恼、快乐,无所不谈。
最终,他们成为了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一直在流传。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王小波与李银河。
所以,最美的关系,是一起眺望同一个方向。
美好的分享,是双方的你情我愿,而不是一方的孤芳自赏。
开头提到的那个帖子大火之后,事件中的爸爸也在采访中表示:
“在群里发了消息,我肯定期待大家的回应,在我看来家庭群的意义就是如此。
如果我真心地进行分享却没有人回复,心里会很失落的。”
无独有偶,前几天,#好朋友退出群聊了#的话题,也冲上了热搜。
这位网友说自己多次在闺蜜群发消息却无人回应,感到心灰意冷,以至于后来另一个闺蜜在群里说话时,自己也没有回复,那位闺蜜一气之下退了群。
“可能这个群也该散了吧”,透露出她对这段友情的无奈与惋惜。
在评论区,也有相当多的人提及了“分享欲得不到回应”的感受:
“很痛苦,很无助,就像这个世界从不需要我存在一样。”
可见,「回应」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韩剧《请回答1988》里“狗焕”的爸爸,是一个很爱跟家人分享的父亲。
他对家人都很用心,会经常买好吃的、好玩的带回家和他们分享,也是家里最活跃的一份子。
但他每一次的热情,总会被家人忽视。
有段时间他好失落,他觉得两个孩子对他的态度实在太敷衍了,为此感到难过。
“狗焕”观察到了,就问“娃娃鱼”:
“怎么让父亲开心起来啊?”
“娃娃鱼”回答:
“让爸爸开心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啦,就是回应他。”
于是狗焕跑回家取果汁的时候,当时正伤心吃面条的爸爸,以为是德善来了,马上用他的招牌手势,热情地打招呼:“哎一古”~
狗焕愣住了,尴尬了3秒后,他第一次回应了爸爸的热情。
于是,狗焕爸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回应是一种温柔的力量,让人有信心和勇气在生命中坚定前行。
很多时候,我们回应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在乎的那个人呀。
“你说的那些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你开心才与我有关系。”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浪漫。
张爸爸刚退群时,真的很失落,但过了一阵子,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因为再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群聊,关心是否有人回复我了。”
曾经的北大数学天才、后来成为出家人、如今是心理咨询师的柳智宇,在面对世俗的质疑时说过:
“既然别人理解不了我,我就尝试去理解下别人。但到了后面其实也悟了,我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别人理解”。
所以啊,当你努力聆听自己的声音,忠于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存在为价值,不再依赖别人的理解而活时,你会发现,很多烦恼自然会消失。
但人类始终是一个群居的社会化动物,获得支持始终还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因此,柳智宇还建议:
“我们可以让自己活得对别人更有意义,自渡渡人”。
这个“意义”,是指无畏孤独的「利他心」。
因此,面对没有回应的分享,我们可以适可而止,去寻找其他同频的人。
或许这会让你感到些许孤独和不解,但也可能会减轻他人“不回应”的心理负担。
这是另一种让自己的内心更轻盈,和他人相处更舒服的「双全方式」。
安于内心的恬淡,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富足。
最后,
愿你永远有分享的动力和回应他人的热情。
愿我们在热烈地爱着别人的同时,也有人爱着我们。
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
我们不必寻求人生的最优解,但我们可以成为「我自己」。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9407.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