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参数  行业  机械  教师  设备  系统  企业  公司 

原创“心理正常”的十个标准

   日期:2024-11-27     浏览:65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quote/9869.html

心理正常与精神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人们渴望的。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年)和同行一起制订过一个“心理正常十项标准”:

原创“心理正常”的十个标准

一、有充分的适应性;二、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三、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四、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六、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九、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题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

正常即健康,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与发展者,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中美文化差异大但人们的心理问题是一样的。这十项标准也适用中国。

心理问题往往是暴发了,人们才会想到曾被忽视了的一些现象。有位连长自杀,因为全团连长考核倒数第二;有位大学生生自杀,因为班干部改选没能连任班长。“我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不如趁早解脱这种痛苦为好”。“五一”节学生们出外玩,有一女生投江自杀,因为学习、长相、财富事事不如人……这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想不开,都源于他们觉得活着没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是精神太空虚。有位青年问:医生,我不知您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在学校读书时好辛苦,好不容易毕业工作了,生活还是很轻松的,可人总觉得无所事事,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和“失落感”。我和别人聊过,发现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在中国有几千万人如此。1985年,有位援外工程师从伊拉克回来,那时正值“两伊战争”时期,许多熟人想听听战争新闻,便去拜访。他显得很抑郁,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话:“人活着没一点意思。”他是见到的死亡太多了,每一次炮弹、炸弹、导弹落下,都可能有人的生命消失。从血肉横飞的地方回来,对生命的理解可能使他产生这种感觉。在和平环境中也会有这种感觉,有位大学教师教“逻辑”讲“概念”说到“人”:“人是能够直立活动的,没有毛的动物;那么,脱了毛的活鸡是什么……”临下课时,他说了一句:“认真想一想,人活着真没意思!”他是共和国同龄人,父亲是思想理论界名人,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把一切献给党”,“做革命的镙钉”……他没有选择职业的权利,没有实现理想的余地。他讨厌形式逻辑,说那是低级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但教学大纲规定了,他只能教他讨厌的东西,他的生命活力消耗在他讨厌的工作中,他能觉得活着有意思吗?

抑郁的人必然“空虚”,但“空虚”的人不一定抑郁。养宠物的成年人绝大多数内心是空虚的,为了避免空虚去爱猫爱狗。赌博吸毒也是源于需要,刺激活着的理由。生命需要弥补空虚和失落,无法弥补的只好自杀。为什么宗教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就是人们需要它满足活着的理由。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过:宗教的光辉是建立在世俗社会的黑暗上。社会越不公正,有失落感的人就越多。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改变自己,只好无所事事混日子,能不空虚吗?

前面说过男女感情认知上有差别,男人要成家立业,重事业;女人要当家养孩子、重家务。事业受社会制约由不得自己,所以老年男人自杀的比女人多。家庭和孩子可以永存,女人的心理寄托比男人的可靠,所以女人长寿者多。经常感到空虚与失落的大多是男人,而且是受过良好教育或有过理想与报负的男子。“阿Q”不会有失落感,也不会感到空虚,因为他身体健康。1969年,秦岭深山里有个放牛的单身老汉说:“哪里的黄土不埋人!?”他经常对牛训话,给牛念《毛主席语录》,知足常乐。避免负面情绪有两种办法:或如那放牛老汉,过一天算一天,知足常乐想开了。或与人奋斗,努力拼博、游戏人生。(只不要犯法怎么样都行)。

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负面)情绪,并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有表情冷漠,倦怠,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心理特征。抑郁症可以理解为稳定的抑郁情绪,包括自认失败和淡漠的情绪的发展。抑郁症的生理基础是头脑中5一HT低于正常值,造成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遗传性抑郁,多吃巧克力、酸牛奶、啤酒、牛肉、海产品、豆制品、蛋类等等色氨酸含量多的,能有效缓解抑郁改善心情。必要时中医药治疗,没有副作用。反应性抑郁是最常见的,对失败、失恋、受辱、亲人死亡等等,虽说大多数当事人情绪都不会好,但成为抑郁症者总是少数。他们常常表现为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终日沉浸在痛苦中。他们自责叹息,觉得自不如人,今不如昔,他们常常失眠、恶梦不断,对性生活和异性明显缺乏兴趣。

遇喜则乐,遇伤则悲,这是人之常情,但过度的都是病。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变化,但经常听轻松的音乐,有规律的生活与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提高情绪应变能力。科学研究发现,抑郁者脑血流量的减少十分明显,但导致脑供血不足会有多方面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是最主要的。

前面几章讲到过几个高中女生因为考大学无望而自杀的悲剧。这是一高二女生自述:两年来,我常感到忧愁烦闷,总想大喊大叫大哭一场,我几乎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我常幻想有一双有力的手来扶持我,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支柱”吧。我很胆怯,与同学讲话感到非常紧张,总是自卑自责。我有自己的爱好,如文学和音乐,但从事这些活动时,却觉得未来仍是渺茫的。总之,我想快乐起来,想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但却难以从痛苦中自拔,一想到上大学无望,真想闭上眼睛与世长辞!每当意识到我的存在,就感到这是大自然的一个错误。未来呢?它能比现在给我什么更多的东西吗?生活象一个周期函数,从原点开始,向着正向或负向延伸下去,取其中的任一点作为终点,便是生活的终止。用一个更明确的比喻,一只猫从高楼上摔下,好比是生命的开始,当它在下落过程中作出有利于生命的姿势时,就是生活的快乐,反之,就是悲伤。它最终坠地死亡。

有位美国导演曾引用他人的话说:“人的一生是逐渐减少的游戏。”一位法国诗人也说:“我们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包括爱情,都是在通向死亡的特快列车上完成的。”一只猫从高楼上落下,和一架客机从万米高空落下一样,是非常短暂的。任何人的存在都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生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们生的方式相同,但活的方式不同,死的方式也不同。一位说道的在一本书中讲:“天地、社会、人生是个人类大旅店,来来往往之人没有长客,最后一分钱也带不走,何苦为一点利益(包括上大学)玩命呢?人生几何?昨日庭院贪玩耍,今日儿孙满堂呼爷唤爸爸。时间过的如此快,(和那只猫一样),何苦你争我吵做冤家?别看今天如粉又似花,明天就是白头的老妈妈。”人是不由自主的活着,可惜很多人想不开。

生活确实如那只猫,但不能因短暂(与地球生命相比)就放弃。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方能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如果没有科举制度,没有大学统考制度,人人都上得大学,她就不会忧愁烦闷了吗?不,她还可能为别的事情痛苦。她是反应性抑郁症,即在她原有抑郁的生理基础,遇到解不开的精神刺激后出现的症候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突发事变,有的人情绪容易转移,有的则不易。情绪持续忧郁经久不变就可能自我强化自卑自责而无力自拔,那就很容易悲观厌世,严重的会自杀。这类精神病态没有人格变异和思想怪诞,在社会活动中她们大都会压抑自己的伤感,以迎合环境。当和同学们在一起时,当听到风趣的笑话,也会淡淡的一笑,瞬间的愉快掩饰长久深刻的烦闷,所以她们都想发泄,想大哭一场。

对反应性抑郁症最好是先换个环境,摆脱能经常唤起郁闷、烦恼和失望的环境,同时作中医药治疗。对高考这类不容回避的,只有和心理医生交谈,力求理解承认现状。严重的先服中药,在心能静下来后,和心理医生一起分析原因。另外,要坚持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发现,人处于抑郁情绪时,血液中儿茶酚胺(5一HT、DA、NE、E)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有研究证实,人在长跑时,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就增加。许多经常早上跑步的人都说:“早上长跑,一天精神好,生命在于运动。”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曾在北京召开,有与会高官说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死亡,是世界上唯一女性自杀多于男性的国家。(在其它国家男性自杀是女性的三倍)。会议公布的一些调查数字中,有“双相性情感障碍”者最多。所谓双相(双向)是指抑郁和它的反相“躁狂”周期性交替出现。

躁狂多表现为情绪高昂、言语滔滔不绝,指手划脚忙个不停、也不知劳累,脑子特别灵活,想的事多而且变化快,精力充肺,食欲增加,性欲亢进。轻度的在3—8个月内可自行缓解,躁狂者头脑中5-羟色胺浓度相对正常值为少,但比抑郁者多一点。若再减少,就是抑郁症。所谓周期,因人而异如同月经一样,在几十天内。

有些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有躁狂表现,就如同暂时的忧郁或压抑所表现出的悲痛一样是正常的。但当这些情绪持续下去,又不能引起应付行为(如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或者由情绪的关注转向自身时,就成了大问题。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展模式如下:消极的环境条件+生理素质→社会性退缩(或防预)+降低了的信息加工→不适当的社会行为+内疚和自责→进一步贬低自身价值+社会性退缩→进一步的生理变化,造成常久后果。这个模式是外国研究者提出的,生理素质与变化在两头。

这里举一个双相性情感障碍的例子,某男生,21岁,个性急躁、好胜,喜欢别人称赞,不容易接受意见,好辩论。他情绪不稳,有时愉快热情、显得天真活泼;有时抑郁寡欢,把细小的过失看得十分严重。有一段时间,他突然变得引人注目,他爱交朋友,高谈阔论,上课时常找老师的“岔子”;他思路敏捷想象丰富,一反常态;他背诗作词终日歌声不断话声不绝;他睡眠时间很少,感到自己精力充肺,脑子也较以前聪明,所看文书能过目不忘。半个月后,他突然变得面目全非,情绪低沉,精神萎糜不振,整日紧锁眉头,似有无限隐忧郁结心中;他对周围一切事物均不感兴趣,行动缓慢,记忆与理解能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感到自己精力不支,完不成学业,对不起老师、家长;内疚而言语减少,语调低沉;感到前一段时间自己说了大话,吹了牛,不实事求是,犯了错误;上课找老师的“岔子”是不尊重师长,是犯了罪。如此情况维持了半个月以后,他的情绪又开始新周期,从日渐好转到躁狂起来,然后再一次沉静抑郁,此起彼伏表现人生。(这是借用国内研究者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表述有不全面的地方。人的情绪节律是28天一个周期,是个正弦曲线。双相性之周期与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及代谢相关。性格是遗传的,精神障碍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遗传的。抑郁者或躁狂者50%具有家族史;双相性的80—90%有家族遗传。单亲遗传率为26%,双亲遗传率为43%,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有一女生因受到批评,自觉得非常委屈而大哭大闹,(不断自我强化)竟倒在地上打滚,捶胸撕衣。(这些都是她自己并不意识的)。据了解其母也是情绪很不稳定的人,遇到刺激发作时也是如此表现。但若老师批评很温和,她能接受,也不会如此剧烈表现,也就没有人知道她有此遗传因素。在遗传的大前题下,刺激的强度和自我认识程度才是决定性的。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只有完全不同的后果。

情绪的基础是体内各种激素的比例与多寡,但情绪表现的内容又是文化环境决定的。情绪的周期性变化是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反应。除了前面讲的情绪曲线,还有智力曲线(33天一个周期),体力曲线(23天一个周期)。最明显的是月经与排卵周期,会直接影响情绪变化。甚至饮食、阳光、月亮等都会产生作用。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人也如此。体内激素明显增加,春天精神病患者最多,自杀的人也最多。到初夏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少,冬天最少。冬天一到,新陈代谢放慢,人进入准冬眠状态。《黄帝内经》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晚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就是应天时变化的。情绪不稳定者,经中医保健是可能改善的,较严重者长期吃中药也会改善。

抑郁者大都自卑,但自卑的不全是抑郁。某大学生说:我刚生下来时,父母就离婚了,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从上小学时,我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后来我拼命读书,考上了大学,上大学后我仍然摆脱不了自卑的折磨,感到处处不如人家。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在家里又缺少温暖,整天孤独度日,痛苦不堪。医生,希望您能明示良策,将我从自卑的苦海中挽救出来。(苦海无边是在心里,不想它就没了)。

自卑完全是自我意识,自我惩罚,自己折磨自己,是最愚蠢的行为方式。佛家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的就是心理问题,是思想方法。其第一步就是要能更多的认识自己,对自己更多的发现和揭露,力求“自知之明”。但认识自己只能通过认识别人来完成,这就必须与他人相处。没有他人这面镜子,怎么能认识自己?没有比较,认识必然是片面的。自卑是片面认识产生的幼稚情绪,要克服自卑就要使自己融入社会。没有朋友的人,或是自私的或是自卑的。

与他人相处,首先要能相互尊重,要能有基本的信任,其次是要能将心比心。也就是说,能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心理冲突中,体谅他人的处境,比较自己。要能博爱,不能只爱自己。要与各种人相处,比较的参照越多,认识越全面。

此例大学生在外婆家长大,没有父母是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后感到自卑的主要根源。但如他一样的孩子很多,并非都自卑!母爱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且长久,其作用无可估量。然而过去无法挽回,无法重新开始。认识到这些勇敢的与他人相处,在相互了解中学会爱对他并不晚。爱能改变自卑,自信也将在爱中生成,爱的经验是充分发展和不断自我实现的基本因素。能爱和能被爱是积极人生的基础。

有位女生在听别人讲笑话时被引得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突然间裤子纽被挣的脱了线,长裤滑落,露出内裤头,又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该女生羞得满脸通红。此后,她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回忆一下:“裤子的纽子已经检查过,线很牢,纽子也扣上了……”想想又不放心,再脱下来重检查,穿一条裤子要很长时间。这是最一般的强迫行为。是潜意识强迫显意识,本能强迫理智,是大脑生理异常的表现。

有位女子,因同事得了急性坏死型肝炎差点死去而出现强迫症行为。她是听说该病会传染,从此就特别爱清洁、讲卫生。下班回到家洗手要半个多小时,重复擦肥皂清洗10余遍还不够,衣服每天要换,用了才数日的被单一点没脏,硬要换下来洗……,每天从早起到深夜,就是忙于洗这洗那,搞的精疲力尽。劝她别再洗了,她也能接受,自己也觉得这样清洗完全没有必要,但耐不了多久她就感到十分难受,无法克服非得又去洗。所谓强迫症是要有被强迫的感觉,和瘾相似。

强迫症源于片面的认识,但也有生理上的原因,(中医称“胆虚”)即有遗传因素,一般都是胆小怕事,办事刻板自信不足的人。强迫行为很容易发展为强迫症,即经常反复的考虑某个问题,或不自愿地做某一动作,虽知是一种病态表现并极力抵制,但终归难以驱除或摆脱。有时也会焦虑不安,疑虑过份,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如果自我感觉良好,习惯成自然,那就不是“症”而叫“癖”或“瘾”。

强迫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强迫怀疑,如出了门后必须再回来看一下门锁好没有,炉子关了没,水管是否开着……;强迫性穷思极虑,强迫回忆、强迫记忆……;强迫对立观念,听见“好”,脑子里产生“坏”,逆反心理过度;强迫意向,如走到井边、桥上、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洗手、强迫计数……,还有一种仪式动作,是原本为克服某种强迫冲动而自我设计的,结果也成了强迫行为。

强迫症是幼稚病,因为不信任自己又不能正确理解而钻进了牛角尖。纽子脱线是很偶然的,与她大笑有关,以后每逢大笑都会注意不要过份,是正常的反应。若能认识到纽子脱线是很长时间才可能发生,而且先是线松了并不会一下子就脱开,她也就不会每天检查了。若她能把露出内裤头的情景和在游泳池与同学们在一起相比,也就不会感到特别难堪了。传染病到处都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人都不是在真空中,是否得病在于个体自身是否健康,能否抵抗病毒入侵。这些简单的道理,往往被她们忽视了,主观意识太强,引起潜意识强迫,主观上认识到不对了,潜意识还没改过来。有研究称:头脑中5一HT低于正常值者易患强迫症。

强迫症者有共同的性格特征: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处事生硬,死板固执,拘泥于教条,过分谨慎小心,讲信用、遵守时间,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低估自己又追求十全十美。强迫症的综合发展是强迫性人格障碍,即不疯不傻,仅仅是个“怪人”。

和抑郁同样普遍的心理问题是焦虑。焦虑是自己不知道危险存在于哪里的过多的忧虑,即起源于没意识到的或不能认识的方面。它也是个体主观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以及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反应。在前面讲过,低度焦虑也有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常说的“有没有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但前提是要有信心。中高度焦虑就好象发热一样,是紧急预告,是潜意识行为,是各类强迫症的初级形式。焦虑者不能集中注意肌肉紧张。焦虑是心理作用,是最初级的应激体验。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9869.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