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联招聘网于2024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针对2024届毕业生调研形成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较去年下降了约21.7%。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从智联的长期观察来看,硕博的求职进展一直以来都好于本科,直到今年呈现出本科更好的态势。这一态势在普本院校中更为凸显,去年普本硕士的offer获得率为50.5%,高于普本本科的46.6%。
为何硕博毕业生没有本科就业率高?高学历没有优势了吗?
“经过一代人以后,我们将有1亿的硕士博士”
“今年我们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达到了112万5900人。”心理学教授鞠强近日撰文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士生产地和硕士生产地。我们平均寿命是70多岁,按照这么一个速度,我们经过一代人以后,将有1亿的硕士博士,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今年的硕博士毕业生应来自于在2021或2022的研究生招生。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研究生招生124.25万人,比上年增加6.60万人,增长5.61%;其中,博士生13.90万人,硕士生110.35万人。2021年,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比上年增加7.00万人,增长6.32%;其中,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
去年硕博生招生数字再次攀高。人民网3月1日援引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
硕博毕业生优势在哪儿?
1、研究和分析能力
硕博教育重视深入研究,毕业生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掌握更为深入,研究方法更为熟练,能够从事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岗位。
2、创新能力
由于硕博期间需要进行大量原创性研究,毕业生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创新驱动型企业或研发岗位。
3、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完成硕博学业往往涉及复杂的项目管理,包括时间管理、资金控制和团队合作,这些经验对职场中的项目管理工作非常有益。
此外,在某些行业,如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高学历是入职的基本要求,硕博毕业生因此能进入门槛较高的职位。
硕博培养方向与就业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不匹配
鞠强表示,硕士、博士是为学术而培养的,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培养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这么多的人来研究学术吗?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所以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不会去做学术的,他的学术的训练也就是浪费的。”
他认为,“这个情况很糟糕啊!一定会造成巨大的硕士、博士专业不对口或者找不到工作”,并造成大量的失业和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这是一个重大的害处。
“你培养一大堆找不到工作的高学历的人,无疑是在社会上养一大群发牢骚的人。这些人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策略,我是到处喊、到处叫‘不能这么搞’,但是效果不明显。”
此外,中小微企业在吸纳新增就业中扮演着“主渠道”的角色。
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成、从业人员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8成。而这些企业由于资源和预算的限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招聘成本较低、能够快速上手并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本科毕业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经济发展现状看,目前硕博士的人才供给尤其是学术性的硕博士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面临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企业更倾向于降本增效。在能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对薪酬预期较低的普本本科毕业生。
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硕博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月来越好
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去了银行,年薪税前10+。
@匿名用户
硕士毕业,在上海知名高中任教,负责竞赛和教学,年薪15左右。
@某某某
硕士毕业去了一家外企,单位不卷,休假多,但是不太稳定,职业晋升比较难。
@Wangbobo3-
西北地区某985大学,博士,副高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年薪13—14W。
@猫猫毋欢喜
博士毕业进了上海一家半导体公司,工作强度有些高,年薪40+。
@CHI
博士毕业,现在就业于某三线城市央企研究中心。
@小圈圈
新西兰电气专业博士,回国之后进入外企做研发,工作环境很单纯,周围同事都是博士。
浏览网上硕博生的就业方向,无非高校、外企、公务员、研究所、“大厂”几个方面,有人手里同时握有几个offer,反复权衡不知该如何选择,也有人毕业两年仍在找工作。硕博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圈也越来越卷。
硕博学历真的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优势了吗?
当然不是。
就像前面说的,在某些行业,如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更青睐硕博生,甚至不少招聘要求中注明博士及以上学历。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下,提供给硕博生的针对性岗位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