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雷燕琴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
她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在与家人联系、查找学习资料等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危害,如影响学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还会影响心智发展。
她建议出台文件法规,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由教育部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出台相关文件,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在校时使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学校有权实行统一保管。制定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明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学校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并进行适当处分,让学校和教师处理此类事件时有法可依、有理有据。
此外,家校联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提醒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该项工作,不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已买智能手机的立即收回,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与保护职责。
学校:管理与引导双管齐下
据了解,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据媒体报道,沈阳市的一所中学禁止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学校,同时为了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在教学楼内设立了诚信电话。这所学校还规定,考虑学生接送等特殊情况,允许使用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
江西的一所中学,为了防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购买了金属探测器,搜查进校学生是否携带了手机。
那么,天津的学校如何管理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呢?记者也走访了本市的一些学校。
河西区新会道小学虽然对学生带智能手机进学校没有明令禁止,但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通过开家长会、发家长信、开班会课、征文、签承诺书等形式加强教育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使用智能手机的利与弊。
据了解,该校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带手机上学,即使有个别离家较远的学生需要带手机以方便联系家长的,教师也会妥善代其管理,确保学生在课上、课间不使用手机。
河西区新会道小学德育副校长马宝玲说,禁止孩子接触手机不现实,也不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和家长应该正确教育引导孩子树立绿色上网理念,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用以查阅学习资料,了解国际时事,洞察时代前沿信息等,体会智能生活的快捷便利,树立孩子的求索态度和创新精神。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规定:全体学生严禁将开机状态下的手机带入教学区,可以关机或者交给老师保管,原则上无特殊情况严禁带智能机进校园;住校生只能使用老年机,避免住校生在宿舍用智能机打游戏等不良行为,需要使用网络查询资料可以预约时间到班主任处进行查询。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教师亓凯表示,严格禁止手机进校园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住校生在校住宿的实际需求,也不利于时代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要的规章与积极的引导必须同时进行,相互补充和结合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据悉,目前,第四十七中学的一些班级正在探索更适合的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一些班级设立简易保险箱,由专人负责监督全体同学进教室前将手机关机并放进保险箱,放学发放手机。
家长:意见不一
对于智能手机该不该被禁止进校园的问题,有的家长赞同,有的家长反对。
据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发起的问卷调查“孩子是否应该带手机进校园”显示,参与调查的642名网友中,有13%的网友选择了“应该”,选择“不应该”的网友占85%,还有2%的“中间派”。虽然有85%的网友认为不该带手机进校园,但也并非完全同意“一刀切”式地禁止。仅有67%的网友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剩下的三成网友分别选择了“不支持”或“不好说”。
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家长们都给出了理由。
◆◆
赞同方
◆◆
“别拿用手机跟家长沟通当作借口,即使有急事和家长联系,也可以借老师的手机给家长打电话。”
“别说是孩子,对于自制力较强的成年人而言,手机也是影响学习、工作的一大诱惑呀,我觉得父母的手机也不要给孩子玩。”
◆◆
反对方
◆◆
“你越禁止,学生越会偷偷买,有的孩子偷偷用压岁钱和零用钱买智能手机。家长不如给孩子一个手机,但要管控并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
“智能手机有时可以查资料,任何东西都是有利有弊的,使用恰当就好。”
“在信息化的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用好手机,孩子可以接触到新鲜事物。”
专家:宜疏不宜堵
对于“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的提议,专家表示,这一代孩子生活在信息化社会,如果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将来失去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后可能还是会沉迷手机。我们应该合理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让他们觉得智能手机不是玩具,而是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工具。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德育特级教师么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家长对智能手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智能手机具有很多功能,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它还可以用来办公、社交、娱乐等。对于学生而言,手机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家长首先要明确手机是做什么用的,对手机的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很重要,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用手机玩游戏、上网聊天,自己却整天在家抱着手机打游戏、刷微信。家长示范给孩子的是,手机是用来玩游戏、娱乐的,自然而言,孩子也会认为手机是玩游戏用的。因此,家长要成为好的榜样,用行动来告诉孩子手机是工作的平台或通讯的工具,而不是消遣的玩具。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呢?
么青建议,一是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首先要合理使用手机,引导孩子把手机当成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用来娱乐。
二是为了保护孩子视力,家长和孩子一起约定使用手机的时段和时长。
三是发挥手机的其他功能。例如,手机上有闹钟功能,孩子可以利用手机的闹钟功能,计时写作业,从而改正写作业磨蹭的毛病,同时,手机中的秒表功能,可以记录每分钟跳绳次数或运动数据等。
四是孩子和家长使用手机要互相监督,家长监督孩子不能用手机玩游戏、刷微信,孩子也可以监督家长,从而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家庭氛围。
“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如何教育好孩子使用手机才是需要家长注意的。”么青说。
排版编辑 | 暖竹
作 者 |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