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设备  参数  公司  未来  服务  行业  企业  教师 

《神奇的中医药》之第四辑揭秘更多的中药雅称

   日期:2024-11-10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news/9357.html
核心提示:第四辑揭秘更多的中药雅称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将跟随杜若姐姐和老中医

第四辑揭秘更多的中药雅称

《神奇的中医药》之第四辑揭秘更多的中药雅称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将跟随杜若姐姐和老中医沈中原一起探索中医药世界的神奇。青黛、半夏、紫苏、连翘、竹沥、江蓠、款冬花、半枫荷、凤凰衣、夏天无多么美好。徐长卿、寄奴、紫萱比人名还人名的中药。还有龙葵、重楼、半夏、三七、京墨、白术、香薷、杜若、泽漆、朝颜、菖蒲等美到极致的中药名称,杜若姐姐的名字就源自中药。

第十二章中药十大雅称

古人在为中药起名上,可谓是智计百出:有的以颜色命名,如白芷、翠衣、红景天;有的以外形命名,如人参、牛膝、马兜铃;有的以产地来命名,如茯苓、防风、苏合香;还有的以味道来命名,如细辛、甘草、五味子……

既展现出中药的特点,又体现了中文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还通过取类比象,令人仅凭名字便能遐想出药物的特性与由来,体味到命名的真意。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精心挑选了十个好听又有趣的中药,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中药之韵、中文之美。

“青黛,这个名字和杜若姐姐一样美。我喜欢青黛这个名字。”老闺女子越说。

青黛,又名黛青、蓝露、靛花,是用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加工后制作成的粉末、颗粒或团块。制作好的青黛是非常细腻的深蓝色粉末,轻盈、蓬松,既可内服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也可外敷治疗虫蚁咬伤、疮口肿疡。

除了药用外,它最广为人知的功用是画眉。连《本草纲目》都说:“黛,眉色也。……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

古时的姑娘们晨起梳妆,用调和好的青黛块略微蘸水,细细揽镜勾眉:从眉头至眉中渐转深浓,勾到眉尾慢慢变得轻柔、渺淡……

黛眉配着杏眼,仿佛诗词里的“青山远黛多妩媚,近水含烟意朦胧”“黛色浅深山远近,碧烟浓淡树高低”,在眉目间翩然流转,多的是言不尽的风流写意,道不完的欲说还休。

“为什么是半夏呢,而不是一整个夏天。春夏秋冬轮回,一年四季风光无限。”太行小子说。

半夏,是植物半夏草的块茎。采挖后去除外皮和须根,洗净后晒干,会变成一种略带浅黄的白色圆球形固体。

半夏性温,能化痰祛湿、止呕消痞,《神农本草经》说它擅治“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是一味日常常用的中草药材。

《礼记·月令》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是说半夏的块茎通常在仲夏时节成熟,此时夏天刚至一半,于是命名为“半夏”。

有些中药,就像是带着记录时节的使命而生的,当半夏成熟时,夏天也恰巧过半了。

“紫苏和紫舒,我都喜欢。”玄鸟菲菲羞红了脸说。

据说,紫苏原本叫“紫舒”。

神医华佗曾用它救治了一群中毒的村民,当地人为了纪念这种草药,便起名为“紫舒”。后来李时珍根据它的药性“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这才将舒改为了苏。

紫苏全身是宝。紫苏叶可以镇痛解毒、发汗止咳;紫苏梗能平气安胎;紫苏子能祛痰平喘、润肠降气;紫苏的种子还可以榨油食用,且具有防腐的功效。

广东人还喜欢做焖鸭的时候放上一大把紫苏叶,紫苏香混着鸭肉油脂的荤香,意外地和谐,暑湿天里吃上一些,最是化湿养胃、清热补虚了。

有人说紫苏因外表其貌不扬,所以花语是“平凡”。但谁又能说,这样深入我们日常生活肌理中的平凡,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伟大呢?

“连翘和迎春一样,迎接春天的到来。”青铜宝贝说洹河两岸,迎春连翘持续怒放。

连翘,本是一种花。花瓣细长,四片一朵,星星点点开满枝头,娇黄嫩柔,颇为可爱。

而中药里的连翘,指的却是连翘晒干后的果实。

初初读来,很是奇怪:为何果与花竟同名?直到翻出《图经本草》,里面说“其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故名”。

原来是古人认为连翘果的形状像莲花结的莲蓬,又长得直立立、俏生生的,翘出枝头,仿佛鹤立鸡群,故而延用了连翘这个名字。

我想,连翘这种草药,内心一定拥有自己的小骄傲吧!这拼命想出头的心思,被古时的大夫们所洞察,将它与金银花搭配入药,成为了我们家中常备的“双黄连口服液”和“维C银翘片”。每年流感季,它们总在一线奋勇作战,是当之无愧的“个中翘楚”

“竹沥,竹沥。和竹酒有关系吗?”老中医杜中原多么想在寂寞山中来一杯竹酒助兴。

总觉得,竹沥这个名字自带音乐功能。

仅仅是念起,就感觉眼前出现了万亩竹林,郁郁葱葱,偶有雨滴落下,轻拍竹叶,泠泠作响,此起彼伏交织成曼妙的乐章。

但中草药的竹沥,不是雨滴竹梢,而是竹子的汁液。

新鲜的淡竹砍去枝叶,去掉竹节,劈开架起,用柴火烘烤中部,等两端慢慢有透明的汁液一滴一滴落下,便用器皿收集起来。既能“清心火,降肝火”,也能“治牙痛,明眼目,化痰止渴,解热除烦”。

竹沥,其实源自古人制药时的步骤。当他们守在炭火前,等待竹液声声滴落,心里却遐想着远方的一场烟雨与竹海。心中的诗意落地成花,才诞生了竹沥这样动听的名字吧!

“我喜欢江蓠,在一片水中摇曳着的江蓠。”泥咕咕娃娃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北中原。

江蓠,是一种藻类植物。一般生长在水质清澈、风平浪静的水域中。《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它“蓠草生江中,故曰江蓠是也”。

它通体红褐色或紫绿色,漂在砂砾中,随手一捞便能捞出一长串。就像是江水中自行长出的篱笆,身姿轻软,随着水波飘飘摇摇,宛若浮萍。晒干后直接煮水服用,便能清肠热、止腹泻。

最初听闻时,以为江蓠写作“将离”。就如这浮藻的形态一般,出生便注定了要与江河湖海分离,将自己的命运背在身上,匆匆走向远方,开启自己短暂又光辉的一生。

杜若说:“款冬花和雪花一起怒放。它的无畏和勇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款冬花的外表与菊花肖似,但它是从根部直接长出来的,有点像从土里冒出的蘑菇,却顶着菊花的脑袋。

款冬,款待冬天,一听便知这是在冬天才会开放的花。而且它开放的时节,是最最寒冷的十二月,从坚硬的冻土层中卓然而出,傲视冰雪,所以又被称为“钻冻”。

《本草便读》曰:“款冬花,百草中,唯此不顾冰雪最先春也……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

当然,绝的还有功效:“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是止咳化痰的小能手!

不是所有植物都有直面寒冬的勇气。款冬花,将无畏写进生命,将勇敢刻入灵魂。

“半枫荷,我在太行山、北中原见过。”青铜宝贝说。

半枫荷是一种“一树两叶”的植物。同一枝根茎上既有形似手掌状的枫树叶,也有卵状椭圆,犹如荷叶的蕈树叶,故而由此命名。

它的药用价值极广,从根、茎、枝、叶到树皮和花蜜,既能治疗外部的跌打损伤,又能泡酒内服,帮助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漫漫人生路,时光总是匆匆流过,从不为谁驻足。然而半枫荷,却好似站在了时光与季节的间隙处,一半枫叶,一半荷叶,一半手握秋天,一半拥抱夏天,不必留恋过去,也不用憧憬未来,当下的时光,便是最好的时光。

“提到凤凰衣,我会想到玄鸟、鸾鸟和其它。但凤凰衣和鸾鸟、玄鸟的确没有太多关系。或者,或者那层白膜是玄鸟和鸾鸟的羽毛吧。”老闺女子越说。

听到凤凰衣你会想到什么呢?鲜花?羽毛?某种好看的宝石?但其实,凤凰衣是鸡蛋壳内部的那层白膜。

起初听到这个名字觉得很难想象,但了解之后又极为合理:古人曾认为鸡是凤凰的后代,而鸡蛋壳中薄如蝉翼、洁白柔软的胎衣,可不就是小凤凰的衣衫吗?

中医里说它“性温,味甘”,与麻黄、紫菀同服,可治久咳结气;烧成灰后与猪脂调和外敷,可治小儿头身诸疮;与蛇蜕、蝉蜕等分研磨成末后,点入眼珠可治目翳……真不愧“凤凰衣”之名呀!

“为什么不喜欢夏天呢?夏天无,难道呢只喜欢春天盛放呢。”杜中原也突然多愁善感起来。杜中原想到了夏天时,他老母亲的离去。

夏天无,是一种比较“叛逆”的植物。

大部分花花草草都顺应着“生如夏花之灿烂”,但夏天无就如同它的名字,一到夏天就“查无此物”了。

它是伏生紫堇的块茎。每年只有三月份开花,接着便会开启“夏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的循环。块茎又是它专门用来储存养分的部位,能让植物在漫长的夏秋冬中一直维系着生命,静待来年的春生。

也因此,夏天无对于高血压、脑瘤或脑栓塞所引发的偏瘫都有极大的功效。

你看,错过夏天又如何呢?由着自己的本性生长,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最盛大的“绽放”。

许多人认为中医药落后、玄乎,没有发展,也没有科学依据,多是一些民间偏方,所以质疑它的功效和能力。

大胡子爸爸和老中医杜中原认为,中医药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它们的效果无法清晰地量化,导致始终不能直观地去理解它们背后的思路与逻辑。

即使这样,中医药在流传的这几千年间仍旧挽救了无数的生命,治愈了不计其数的病痛。就如同在第四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中方代表宣布的那样:中医不再需要西医认可,中国的标准就是世界的标准。愿世间少些病痛,更多康健,更多平安。

第十三章人不如药中药居然这么美

这一天大胡子爸爸和老闺女子越翻开了《本草纲目》,竟然发现其中很多以人名称呼的中药材名,念起来居然也能口齿生香,入诗入词都显得恰到好处和完美。

首先是徐长卿,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民间医生,就像我们的老中医杜中原一样,在太行山、北中原享有盛誉。

徐长卿能治毒蛇咬伤,民间叫蛇痢草。相传在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外出打猎被毒蛇咬伤,御医束手无策,多亏了民间医生徐长卿的“蛇痢草”几天就治好。于是李世民赐名说:“是徐先生用这草药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

而寄奴宋武帝的小名,因为他偶然发现了一味神奇的中药。

寄奴这个名字颇有古意,它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指的便是刘裕。刘裕因偶然发现这个“生江南,茎似艾蒿”的野草刀枪箭药,一敷即愈, 于是药唤“刘寄奴”。

还有使君子、紫萱、紫苏、雪见草、飞蓬等。老中医杜中原娓娓道来。

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相传北宋年间,潘洲有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乐于救助穷苦百姓,其无意中发现这种果实能治疗小儿虫积、疳积,效果极好,医家便以此药称“使君子”。

紫萱,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其入药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紫苏,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雪见草,其实是荔枝草的别名。因入药用选取冬季下雪或是春季嫩草,药效更好,所以才叫雪见。它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飞蓬这两个字,就给人一种飘泊、离乱的感觉。古诗文中形容人头发很乱,如《卫风•伯兮》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飞蓬正是生于河滩、渠旁、路边或农田,和蒲公英有些类似,易形成大片群落,能清热利湿,散瘀消肿,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等。

好听的中药名还有许多,豆蔻、玉竹、川穹、佩兰、莲心、苁蓉、蝉衣、伏苓、空青……

以产地命名的还有四川产的川连、川芎、川贝母。福建产的建曲、建泽泻。广东产的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东北产的关防风、关黄柏。河南产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著名的山东东阿阿胶。以药物的生长形态而命名,像人参、佛手、金毛狗脊、丁香、马兜铃、两面针、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木蝴蝶、白头翁等,听着药名,脑海里就可浮现出这味中药的大致形态了。

还有以生长、采收时间命名夏枯草每到夏至即枯黄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款冬花12月为盛产期,李时珍曰:“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故名。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万年青四季长青。

还有些以药物特有气味命名麝香、丁香、茴香、藿香、降香以香得名。臭牡丹、臭茉莉、臭梧桐、黄花败酱草、鱼腥草、鸡屎藤以腥臭著称。酸枣仁、甘草、苦参、细辛包含了酸甜苦辣四味。以药物性能作用而命名防风,治诸风头痛。泽泻,可泽利水湿。益母草,善治妇科病。千年健,可祛风延年。远志,有益智安神强志之效。骨碎补,善补碎骨。威灵仙,有“威言其性猛,灵仙言其效”。王不留行,有“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之说。

以人的名字命名

何首乌,因顺州何田儿老来无子,服用此药后须发皆黑,老来得子,寿皆百余岁,故将此药取名“何首乌”。以民间传说故事而命名牵牛子,传说是田野人服此药后病愈,牵牛酬谢而得名。淫羊藿,陶弘景说:“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禹余粮。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将余粮抛弃在江边和山岗上,后来变成一种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良药,所以人们称为“禹余粮”。

石榴,别名安石榴:传说为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从安石国带回,故取其名。御米壳。相传唐王李世民因服罂粟子而治好了自己的箭伤惊恐病,登基后亲封其为“御米”,其壳就成了“御米壳”。

还有以其功效而命名的,如锅底灰,杂草经过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烟灰,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灶焚百草,故叫“百草霜”。鸡内金,鸡肫皮的药名,能健脾胃、化结石,口服能提高消化能力。牛黄,牛科动物黄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的结石,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都感觉到了,我们身边到处是中医药的影子。痴迷热爱中医药是必须要做的。

第十四章这些中草药取名好听到爆哭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继续行走在探索、发现中医药美好的路上。

首先是龙葵,中国历史上南朝齐、梁时期就有龙葵的记载。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果实味道酸甜爽口,可直接食用。

据《唐本草》和《本草纲目》记载,龙葵根还具有治痢疾、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的作用。

老中医杜中原一直有个疑问,这龙葵和龙有没有关系。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老闺女子越背诵着王勃写重楼的诗句。

重楼的叶子通常有五到九片,轮生于茎顶,壮如伞,其上生花一朵,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故又称七叶一枝花。作为中药,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的功能。

“蝉始鸣,半夏生,万物正式繁茂时。”太行小子想起了这句话,但没有想起出处。

半夏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见于《礼记·月令》,为常用中药。

入药最早见距今2100年历史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处方用名为冶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但是原生半夏全株对人有毒,尤其块茎毒性较大,轻度中毒口舌麻木,重度中毒可能致死。”三七、京墨、白术、香薷ru、杜若、泽漆、朝颜、菖蒲都非常美,我觉得它是女孩子喜欢的名字。你看我们的杜若姐姐。”玄鸟菲菲说。

“我的名字的确和中药杜若有关系。”杜若看了看杜中原,杜中原看了看杜若,这里杜中原和杜若是父女。你知道吗?

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最早出现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

京墨是由松烟末和胶质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主要疗效是止血。早在唐代就已有以墨为药的记载。纵观历代医学著作的记载,“墨”主要是用作止血药。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张仲景《伤寒论》中始见“白术”之称。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炮制入药自唐宋始,世代相传,沿用至今。医学上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香薷是一味解表药,以全草入药,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史书古籍《名医别录》中有记载:“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杜若本身植株高大,株丛茂密,绿叶浓荫,观赏价值较高。而作为中药,主要用于疏风消肿、理气,治蛇、虫咬伤及腰痛。

泽漆是一年生草本,有毒、味辛、苦,性凉。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止疮疾,消痰退热”,有逐水消肿、散结、杀虫的功能。

朝颜是牵牛子的别名,性苦、寒,有毒。据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

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从唐宋起,古人便开始流行植菖,将菖蒲当作案头清供,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的根茎可以入药,具有温胃、消炎止痛之功效。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今天感受了美,见识了美,这些美到极致的中医药让他们难忘。

第十五章爱情的心动信号也是中药雅称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等的这次寻药之旅,是一次浪漫和奇妙的旅行。他们发现爱情的心动信号也是中医药的名字。

中药是我国绚烂多彩的文化瑰宝,不仅有治病养神等多种功效,在先贤们的笔下还被赋予了数不尽的曼妙故事。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和其它经典中出现的浪漫的中药。

快来看!木桃、谖草、芍药、荑草、卷耳缓缓地从《诗经》走来。

有一种心意相通,是将楂子唤作木桃[mù táo]。《诗经·卫风·木瓜》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本草纲目》集解引陈藏器之言曰:“楂子生中都,似榅桲而小,江外常为果食,北土无之。”李时珍曰:“楂子乃木瓜之酢涩者,小于木瓜,色微黄, 蒂、核皆粗,核中之子小圆也。”在心心相印的真情面前,回礼与受赠的价值差异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有一种思君不见,是欲寻谖草[xuān cǎo]以忘忧。《诗经·卫风·伯兮》有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谖草又叫忘忧草。《本草纲目》记载:“援,忘也”。“忧思不能自遣,故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对爱人的思念只增不减。不知何处能寻得忘忧之草,聊解相思之意。

有一种情窦初开,是将勺药[sháo yao]赠予心上人。《诗经·郑风·溱洧》有云:“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勺药即芍药,根药用,称“白芍”,能镇痛、镇痉、祛瘀、通经。明媚的春日里,少男少女们在溱水与洧水之外肆意嬉戏,互赠一株勺药便足以表明心意。

有一种一往情深,是用荑草[tí cǎo]许下约定。《诗经·邶风·静女》有云:“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草即白茅草,它的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爱人相赠的荑草,寄托着深沉的恋慕,是那样让人心驰神往。

有一种睹物思人,是再无心将卷耳[juàn ěr]采置于筐中。《诗经·周南·卷耳》有云: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卷耳即苍耳,嫩苗可食,子可入药。即使不知归期何日,那位久别难逢的夫君也依然值得等待。

还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当归;杜仲栀子情,携手桂枝还的杜仲;千里明月长相思,夏枯决明穿心苦的夏枯草;许我一世长卿,纵白头翁不弃的徐长卿等等。

还有慕荷、白薇、月见、凌霄等。

“慕荷”,又称黄药子、索骨丹、秤杆七等。

寓意:象征着对纯洁、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

白薇封径雪,红药散溪霞。——明·周伦《重忆》

“白薇”(本草经)薇草(名医别录);知微老(药谱);老瓜瓢根(辽宁);山烟根子(北京);百荡草(广西);白马薇、白前(江苏);老君须(四川)寓意:体现了纯洁、坚韧、自然之美等优秀品质,也寓意着好运、吉祥等美好愿望。

“月见”又称为山芝麻、夜来香、晚樱草等。寓意:象征不屈的心、自由的心、美丽、纯净、健康、治愈、希望以及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等。三亩空园喧啄木,十寻高树络凌霄。”——宋·陆游《信步近村》“凌霄”又称紫葳花、上树蜈蚣花、倒挂金钟等。寓意:象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持久热烈的爱情、慈母之爱以及健康治愈和希望等。

大胡子爸爸说:探寻中医药的秘密,让我们变得浪漫而有文化,大家都感觉到了。

第十六章这些中草药你一定见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医药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而提起中医药,我们总会首先想到中草药。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中草药的身影。那些我们以为是普通“野草”、“野花”的植物,也可能是有着重要功效的中草药。今天我们来认识我们密切接触的中草药。

它们是车前子、紫花地丁、野甘草、马齿笕等。对于这些中草药,现在感觉还是文绉绉的,也许啊!我们和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也许连它的名字我们都懒得知道。如果你看到了他们的图片就会说,原来是它,它叫这个名字啊!

车前草是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湿地。走在路上,随意往路边一瞧,很容易便能看到它。碧绿而肥大的叶丛中,生着几穗黄绿色的花序。而每当花期一过,浅白绒毛的小花便纷纷脱落,结满密密麻麻的棕色小籽。顺着叶片底部握住根部,轻轻旋转扭动着向上提,一株车前草便可完整拔出,露出山羊胡般的根须,这使它看起来实在像一只可爱的小毽子。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利湿通淋、凉血解毒、清热祛痰的作用。因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急、尿痛、尿黄、尿赤、尿血等,均可使用。

关于车前草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将叫马武。一次,他带兵征战时,被敌军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不少人马饥渴交加,患上了尿血症。症状表现为小便像血一样红,上厕所时刺痛难忍,就连战马小便时也嘶鸣挣扎。

此症需要清热利水的药物治疗,但军中无药,大家都束手无策。马武有个马夫,名叫张勇。张勇和他分管的三匹马也同样患了尿血症,人和马都十分痛苦。

一天,张勇忽然发现他的三匹马不仅都不尿血了,精神状态也大为好转。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张勇的注意。通过仔细观察马的活动,他惊讶地发现,原来马啃食了地面上生长的牛耳形野草。

张勇灵机一动,心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不妨我也拔些来试试看。于是他拔了一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他把这一偶然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这种草药。几天之后,人和马都治好了。

后来,马武问张勇:“这草药是在什么地方采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大车前面。”马武定睛一看,哈哈大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

此后,车前草治病的美名就传开了。

当紫花地丁的果实成熟,它的长圆形蒴果会开裂为三瓣。三瓣“小舟”里,盛满了棕色的球形种子。随着不断干燥,果皮逐渐变得棕而脆,种子就会像“豌豆射手”的豆子一般被弹向远处,实现播种。等到它们发芽,我们又能看到,这里生长了更多的美丽小紫花。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市面上售卖的不少药膏,主要成分也取自于紫花地丁。

所以,别看它小小的,作用却是大大的呢!

野甘草是玄参科植物,根粗壮,茎直立,有分枝,高25~80厘米。和前面介绍的车前草和紫花地丁相比,这可谓是一个“小巨人”了。野甘草对于生存环境一点儿也不挑剔,只要有一点儿泥土和阳光,它便可以快快乐乐地安下家来。就连墙面的一丝裂缝——这堪称“悬崖峭壁”的环境里,我们也能看到它茁壮生长。

野甘草最动人的地方,大概在于它洁白的小花吧。若不仔细观察,一般人根本不会看到它的花朵,因为它实在太小太小,和人的小拇指盖差不多大。但如果我们认真端详,会看到它清澈的半透明浅绿色花萼,那如同小白蝴蝶翅膀的四枚花瓣,那如同拉丝玻璃般纤细的花蕊……

野甘草的叶子和枸杞叶有些相似;果实完全成熟后,则像一颗颗棕色珠子。由此,它还有“假枸杞”、“珠子草”、“叶上珠”等形象生动的别称。

野甘草味甘,性凉。全草可入药,可鲜用,亦可晒干使用。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热咳嗽,暑热泄泻,脚气浮肿,小儿麻疹,湿疹,热痱,喉炎,丹毒。另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野甘草”和我们日常听说得更多的“甘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中草药。大家不要混淆了哦!

马齿苋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扁平、肥厚,如同马的牙齿,所以收获了这样一个形象的名字。比较独特的是,马齿苋的枝茎为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带丝丝红意的茎,碧绿的叶,二者相互映衬,显得它独具魅力。

马齿苋全草可入药,味酸,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因此,我们也能见到,它作为鲜美野菜,走入每家每户的厨房。清炒马齿苋、凉拌马齿苋、马齿苋粥……这都是常见而美味的做法。

至今,我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截止到2018年底,发现的药用植物有11146种。我们介绍的这四种中草药,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这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相信在未来,中医药文化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绽放独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感叹都不知道发了,抒情的词汇也显得苍白了,但他们对中医药的痴爱更甚。

第十七章神秘的中药——龙骨

大胡子爸爸告诉大家,把龙骨放到这一章熟悉和介绍,即显示对龙骨的敬畏也表示对龙骨的熟悉,因为龙骨是在彰德城发现的,因为龙骨才有了甲骨文,有了甲骨文让彰德城成了字都,让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到了三千三百年的商朝。

大胡子爸爸、老闺女子越、青铜宝贝、太行小子、泥咕咕娃娃、蚕绢妞妞、玄鸟菲菲、杜若姐姐、老中医杜中原前几天刚刚参观了大邑商博物馆。

有一味常见的中药,名叫龙骨,那么它真的是龙的骨头吗?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龙骨其实是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是我国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2012 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将涉及龙骨来源的多种古生物化石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这使得临床应用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龙骨的神秘色彩不仅来源于此,甲骨文的发现也与龙骨关系密切。1899年,清末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从药店买来的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图形符号。作为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他,意识到这味所谓的“龙骨”,绝不仅仅只是药材这么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王懿荣认为,这些刻在“甲骨”上的图形符号,很可能是“殷人刀笔文字”,也就是中国商代的文字。殷商一直都被认为是不可印证的传说,直到这些被刻在龙骨上的甲骨文字横空出世才得以印证。

龙骨用于治疗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用于治疗神志异常、咳嗽气喘、泻痢、女子非经期阴道出血及腹部肿块、小儿惊痫发热等。历代由龙骨配成的方剂也有很多,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救逆汤,《金匮要略》中的蜀漆散、桂枝龙骨牡蛎汤等,现代的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等,都充分证明龙骨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药性】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应用】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龙骨能镇静安神,为重镇安神的常用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可与菖蒲、远志等同用;也常与酸枣仁、柏子仁、朱砂、琥珀等安神之品配伍;治疗痰热内盛,惊痫抽搐,癫狂发作时,须与牛黄、胆南星、羚羊角、钩藤等化痰及息风止痉之品配伍。

肝阳眩晕。龙骨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故常用治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多与赭石、生牡蛎、生白芍等滋阴潜阳药同用。

滑脱诸证。龙骨有收敛固涩功效,通过不同配伍可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精,常与芡实、沙苑子、牡蛎等配伍;治疗心肾两虚,小便频数,遗尿者,常与桑螵蛸、龟甲、茯神等配伍;治疗气虚不摄,冲任不固之崩漏,可与黄芪、乌贼骨、五倍子等配伍;治疗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常与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生地黄、黄芪等同用;若大汗不止,脉微欲绝的亡阳证,可与牡蛎、人参、附子同用,以回阳救逆固脱。

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败。龙骨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可用治湿疮流水,阴汗瘙痒,常配伍牡蛎研粉外敷;若疮疡溃久不敛,常与枯矾等份,共研细末,掺敷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宜先煎。外用适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多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需要注意的是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龙骨。

龙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议大家尽量使用其他中药替代。如果你到安阳殷墟,就会看到数万片的甲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被大家熟知。

作者简介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9357.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