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非常善于识人、断人,从年轻起他就每天写“检身日记”,以此规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只要他看准的,一般不会走眼。但是在慈禧身上,他却“失策”了。
那一天是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曾国藩刚从“围剿”捻军的前线回来,还是担任他的两广总督,他听说了北京的末日景象,忧心忡忡,去找幕僚赵烈文。
赵烈文听老师曾国藩说完之后,断言清王朝不出五十年就会出问题了。
曾国藩当时并不认同,他说:
“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原来,当年慈禧为了垂帘听政,发动政变,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这种杀伐决断、斩草除根的行为是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要有的魄力。也正因此,曾国藩认为她颇“英断”。
到了后来,曾国藩对慈禧更加佩服。
自己的弟弟曾国荃递上参奏折子,慈禧看了要找军机大臣胡家玉核实某些情节。但慈禧很聪明,她不直接问,也不给他看全文,只让他看相关的段落。因此派谭、绵两人去彻查此事时,那些军机大臣还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曾国荃到底在折子上指控了谁、怎么指控的。
因此曾国藩认为,如果这个领导班子能够勤于国家政事、做事顺应大势,清朝很快能够中兴,甚至“跨越前古”。
很快曾国藩就失望了。
可是,这时候,曾国藩对慈禧和清朝还是抱有希望的。毕竟一个刚掌握实权的领导者,没经验也是比较常见的。
可是,直到曾国藩进京觐见慈禧,他才真正意识到,大清要完了。
同治七年(1868)年底的时候,曾国藩北上,任直隶总督。同年十二月十三日他抵达北京,第二天去觐见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同治。
曾国藩非常重视这次谈话,清王朝正值非常阶段,他为这次谈话准备了很久。想跟慈禧就治国、治乱、外交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全面地交流。
……
曾国藩就当天的觐见在他的日记中有详细记载。
这就是在清朝内忧外困、水深火热的时期,两个极为重要、掌握实权的人的历史性会见。
曾国藩本想跟慈禧大谈治国安乱,可没想到慈禧跟他唠起了家常。除了问些有的没的,就是让他“好好练兵“,说些空话套话。
以上种种,都表现了慈禧这个当权者只会一些小的权术而并无远大见识,她没有一个大局上的治国理念,只会在细节上抠唆。
到了晚年,他发现这片天自己无力补救后,作了一首《自箴韵语》,其中有一句描述他晚年的心情:“补救无术,日暮道穷”。
他从青年时期就严格要求自己,到了晚年,虽然大清已经“日暮道穷”,但怎肯空虚度日。
后人评价曾国藩“半个圣人”,他属实担得起这名号。但殊不知,他原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他天资愚钝,世代务农,“土里土气”,性格也不讨好。
后来出湖南,意识到自己身上那种在小地方产生的狭隘和偏执,有意识地慢慢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天天写“检身日记”,虽“造次颠沛,亦不闲一天”。
当然想要改变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一时半刻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熬”,才能慢慢改善。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
他的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全都是英烈,有这样的哥哥,想不成才都难。
长孙曾广均,诗才惊艳,被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
曾孙辈的曾约农,现代著名教育家,伦敦大学理科、工程科学士,台湾东海大学校长;
玄孙辈的曾宪文,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梁启超一生非常推重曾国藩,他年轻时读到曾氏家书时非常震动,在写给康有为和朋友的信件中多次提到:
弟子日间偶观曾文正公家书,猛然自省,觉得不如彼处甚多。
革命领袖也曾在青年时捧读曾氏家书、奏折,从中悟出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任正非在创建华为之初,将曾氏家书奉为自己的战略指导,在演讲的时候,他说,在是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左摇右摆聚不到一个核心上,只能一事无成。
这句话不就是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的那句“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吗?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727.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